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
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
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诗词原文

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
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
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译文与注释

1. 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

  • 经济:指经济政策或治国之道。
  • :依赖或倚仗。
  • 介夫:特指有才德的官员。
  • 归去:离开职位。
  • 势终孤:形势最终孤单无援。

2. 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

  • 横流:形容时局混乱,无法收拾。
  • 抽帆:比喻逃避或放弃原则和理想。
  • 画寝:指国家政治中心或朝廷。
  • :悬挂。
  • 负扆:帝王坐在朝堂上,扆为屏风,这里代指朝廷或政权。

3.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

  • 此狱:这里指当时的政治或社会问题。
  • 可生:有望解决或化解。
  • :应该,应当。
  • 善解:妥善处理,合理解决。
  • 斯文:文化、学术。
  • 将坠:可能衰败。
  • 潜扶:暗中扶持,不张扬地帮助。

4. 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 国体:国家的体制或治理情况。
  • 丹心:忠贞的心。
  • 一片无:全心全意,毫无保留。

赏析

这首《明史杂咏四卷三李文正东阳其一》是严遂成在清代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对两位古代贤臣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通过“经济虽然倚介夫”这一句,揭示了贤臣们虽具备治国能力,但因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的限制,往往无法施展才华,最终导致个人命运的孤独与无助。这种描述既展现了历史现实的悲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贤臣命运的同情和理解。

“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混乱和动荡。在这里,“抽帆计”象征着贤臣们选择逃避现实,而“画寝空悬负扆图”则暗示他们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只能悬挂在朝廷之上,成为历史的遗憾。这种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贤臣们的惋惜,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无情和无常。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两句,诗人以更加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期望。他希望贤臣们能够积极应对当前的困境,化解矛盾,挽救国家的命运;同时,他也呼吁人们关注和支持贤臣们的事业,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严遂成这首《明史杂咏四卷三李文正东阳其一》,通过对历史贤臣的描述和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理解。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认识历史、反思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