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杨文襄一清 其一
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注释:
- 杨文襄一清:指杨一清(1454—1530),明代文学家、诗人。他曾任左丞相,是明朝前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才横溢,作品流传至今。
- 元戎三度入咸秦:元戎,即元戎军,古代军队的首领。咸秦,即今天的陕西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杨一清三次率军进入陕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地区。
- 遑计威仪坏阁臣:遑,闲暇;威仪,这里指的是威仪之败;阁臣,指内阁大学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杨一清在率军进入陕西期间,无暇顾及自己的威仪之败。
- 仇钺奇功归别将:仇钺,即仇钺将军,古代将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仇钺将军因为一些奇功而得到了其他将领的赏识和认可。
- 江彬蜚语出优人:江彬,即江彬宦官,明朝时期的宦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江彬的一些流言蜚语,使得其他优人受到牵连。
- 边墙未筑投簪去:这句话中的“边墙”指的是边防城墙;“投簪去”指的是辞官离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边疆没有修筑城墙,杨一清就辞官离开了朝廷。
- 内患须涂画掌陈:这句话中的“内患”指的是朝廷内部的隐患;“涂画掌陈”可以理解为描绘、分析这些隐患。
- 最喜南徐居要地:这句话中的“南徐”指的是南徐州;“居要地”指的是占据重要的位置或位置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杨一清非常喜爱自己能够占据南徐州的重要位置。
- 厌厌夜饮帝南巡:这句话中的“厌厌”可以理解为悠闲、安逸的样子;“夜饮”可以理解为晚上饮酒;“帝南巡”指的是皇帝南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杨一清在夜晚愉快地饮酒,享受着皇帝南巡带来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一清在明朝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在担任元戎军首领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全诗以杨一清的视角,描述了他三次率军进入陕西的经历,以及在此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自己的政治立场。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