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遍相看意未阑,了然尘土不相关。
扁舟厌泊烟波上,湖水平铺碧岫间。
容貌静悬秋月彩,高情长共白云闲。
画中留得清虚质,何用烧丹学驻颜。
注释:我百遍观看自己的画像,心意未尽,但我知道尘土无关,我只是静静地悬在秋月上。我高超的情怀永远与白云为伴,我画中的容貌是清虚的。我不需要烧丹学习以留住容颜。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清高品格的自豪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诗人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之七,此诗写诗人自我形象,抒发自己志向远大、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韵悠长。
百遍相看意未阑,了然尘土不相关。
扁舟厌泊烟波上,湖水平铺碧岫间。
容貌静悬秋月彩,高情长共白云闲。
画中留得清虚质,何用烧丹学驻颜。
注释:我百遍观看自己的画像,心意未尽,但我知道尘土无关,我只是静静地悬在秋月上。我高超的情怀永远与白云为伴,我画中的容貌是清虚的。我不需要烧丹学习以留住容颜。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清高品格的自豪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诗人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之七,此诗写诗人自我形象,抒发自己志向远大、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韵悠长。
【注释】 五十:五十岁。自寿:自我勉励。唐:指唐朝。 寻章摘句(zhuī zhāng dié jù):写诗作文。老雕虫:比喻作诗文的本领已衰退。 自叹还随鹢(yì)退风:自己感叹,只能随着鹢飞向南方,比喻不能像鹢那样顺从时代潮流。鹢,古书上说一种鸟,相传是古代的诸侯之礼冠上的装饰物,后因称王侯。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哪有文章能惊动天下,又没有亲族能在朝廷上显贵? 共知名利同春梦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以“自寿”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第一句“一囊空负九秋萤”,意思是说诗人的口袋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些秋天的萤火虫在飞舞。这里的“九秋”,指的是秋天;而“萤”则是一种昆虫,常常在秋季出现。这一句通过描写萤火虫的飞舞,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第二句“练得身形似鹤形”,意思是说诗人已经修炼到了与鹤相仿的形态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诗篇。五十首,即《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曾巩、李商隐八人。 早年师友教为文:早年的时候,有师傅和朋友教我写作文章。 冒热冲寒徒自取:不顾炎热和寒冷,只是为了自己。 雪天萤席几辛勤:在雪天里,萤光映照的草席上,我是多么辛苦啊。 须为圣代无双物:我必须成为当代独一无二的人才。 耻作明时失路人:以我之才,不愿做时代的落伍者。
注释: -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 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 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 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表达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哲思。 第一句“五旬光景似须臾”,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已经度过了半生的岁月,就像一瞬间那样短暂。第二句“世路红尘懒步趋”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尘世间名利看淡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一生怀抱有谁知:一生的梦想和抱负,谁又能理解呢? 感兴平吟才子诗:感慨自己的诗歌才华,如同古代的诗人那样富有才情。 海角天涯应共见: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我的愿望都能实现。 宓妃嫫女混妍媸:比喻自己与美女一样美丽,与丑女一样难看。 昔人空在今人口:过去的人和事都已经消失,只剩下现在的人们还在谈论着。 巧者多为拙者资:聪明的人往往被视为愚蠢的人的工具。 采得百花成蜜后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四:五十岁,即知天命。知天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人生态度,指人到了五十岁时,就应该明白自己一生的得失成败,并以此为鉴戒,不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由是蹉跎一老夫:由此而成为一位年迈的老翁。蹉跎,指岁月白白度过。一老夫,指五十岁的老翁。 家贫兄弟未当途:家境贫寒,兄弟都没有什么出息,没有能够达到仕途中的重要位置。 天时人事常多故:天时人事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有集句成诗,即此诗。五十自寿:五十岁的人写自己的诗歌。五十首:五十首诗。 五十:五十岁的人。 其十:第十首。 不向人间:不在世间。 与命争:和命运抗争。 狂走:指豪迈、洒脱地生活。 趁浮名:追求虚名。 兴来:高兴时。 豁胸中气: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 醉后焉知世上情
诗句释义: - 养拙藏愚春复春,清朝未达自嫌身。 - 养拙藏愚: 保持自己的谦逊和低调,不显露才华。 - 春复春: 春天重复了很多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清朝未达: 比喻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或目标。 - 自嫌身: 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羞愧。 - 谁知野性真天性,忘却平津是要津。 - 野性真天性: 指真正的本性是自然和不受拘束的。 - 平津是要津: 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忘却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作者的诗集名。五十首:指诗集中共有五言绝句五十首,这里指其中第三十五篇。 五十自寿:诗人在《自咏》中写道:“吾生不逢尧舜日,当时只道是寻常。谁知五十年间事,尽付区区五字中。”可见这首诗就是他自题“五十自寿”之作。 运落风波:意谓时运不济,遭遇挫折。 匪石心难转:语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匪,通“非”。 妖星:即彗星。 擢逆狂风:意谓暴风摧折
注释: - 读书声里是吾家,门柳萧萧噪暮鸦。 - 注释:在读书的声音中,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家,门前的柳树在黄昏时发出萧萧的声音,好像是乌鸦在啼叫。 - 少日为名多检束,流年催我自堪嗟。 - 注释:年轻时为了名声而努力,但岁月却催促着我,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和悲哀。 - 可怜芳草成衰草,才见开花又落花。 - 注释:可惜那曾经茂盛的草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衰败的景象,刚刚开过花,又马上凋谢了。
在欣赏瞿士雅的《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八》时,我们需要逐步拆解这首诗的含义和美感。下面是对这首诗更详细的描述: 1. 诗句解读: - 写得衰容似十全:诗人以“衰容”比喻自己的面容,暗示虽外表看似完美无缺,内心却可能隐藏着疲惫与沧桑。 - 野情何限水云边:这里的“野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而“水云边”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自由流淌。 - 武陵花木为谁茂:通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
诗句:倏然云鹤见高情,休向津头问去程。 译文:忽然间如同云中鹤般显现出高尚的情操,不必再去询问渡口的路途了。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隐者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心灵独立的意境图景。诗人通过“倏然云鹤见高情”这一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心向高远的形象;而“休向津头问去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俗世纷扰的拒绝,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 芳草青青古渡头,绵春历夏复经秋。堪嗟世事如流水,便挈琴尊上叶舟。 注释:芳草在古渡头生长,春天的景色绵延到夏天,又延续到了秋天。可惜世间的事务如同流水一般,我只好携带着琴和酒杯登上了叶子般的船。 赏析:诗人以“芳草青青古渡头”开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接着,他感叹时光流转,世事如“流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最后,诗人借“携琴登叶舟”的动作
【注释】 写真:指画像。沧浪:即沧浪亭,在苏州城东南。唐时为吴王宴客之所,宋时为范仲淹讲学之地。放心神:即“放心神思”。心绪、情思。柳色新:柳枝发青。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所建,用以陈列功臣。唐高宗曾令褚遂良等十八人画像置于凌烟阁上,后以之比喻朝廷的臣僚。东斋:唐时翰林学士院有东斋,是学士们办公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题自小像,是一幅肖像画的自题,通过画面来表现画家的身世和心境。全诗八句
【注释】: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五 此身飘泊苦西东,除我无人与子同。 好景采抛诗句里,忘机相对画图中。 莫嫌憔悴无知己,赢得风姿似钓翁。 野艇几曾寻水去,茫茫万事坐成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抒发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全诗以“自题小像”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和内心感受的深沉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释义】: 1. 此身飘泊苦西东,除我无人与子同
这首诗是作者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中的第四首。 第一句“息机应免致鸥猜”,意思是说:停止一切纷扰,应该能免去鸥鸟的猜疑。这里的“鸥”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 第二句“请为诗中图画来”,意思是说:请你为我画一幅诗中的图画吧。这是对友人的请求,希望他能以自己的才华和艺术,为这诗中的场景和人物绘制出生动的画面。 第三句“好趁江山寻胜景”,意思是说:我非常喜欢趁着大好山河去寻找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