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人间与命争,也曾狂走趁浮名。
兴来小豁胸中气,醉后焉知世上情。
一觉晓眠殊有味,百年如梦竟何成。
因思往事真堪笑,未肯徒然过此生。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有集句成诗,即此诗。五十自寿:五十岁的人写自己的诗歌。五十首:五十首诗。
五十:五十岁的人。
其十:第十首。
不向人间:不在世间。
与命争:和命运抗争。
狂走:指豪迈、洒脱地生活。
趁浮名:追求虚名。
兴来:高兴时。
豁胸中气: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
醉后焉知世上情:酒后怎么能知道人情世故呢?
一觉晓眠殊有味:一觉醒来感觉睡眠特别舒服。
百年如梦竟何成: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
因思往事真堪笑:回想过去的事情真是好笑。
因:因为;因为……所以。
未肯徒然过此生:不愿意就这样白白地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我解嘲诗,表现了王之涣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和旷达乐观的精神风貌。诗中作者以豪迈的情怀歌颂自己壮年时期的志向,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开头两句:“不向人间与命争,也曾狂走趁浮名。”意思是说,在人世中不要与人争斗,也不要去争夺什么名利。“曾”字写出了作者曾有过这样的思想活动,但最终没有付诸行动。“狂走”一句,既表明了他不随波逐流,也不追逐名利,而是自由自在地去生活,去奋斗,去拼搏。
中间两句:“兴来小豁胸中气,醉后焉知世上情。”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潇洒自如的生活情趣。“兴来小豁胸中气”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那种得意时的自我解嘲。“小豁”二字,既写出了胸中郁闷被一扫而光的轻松之感,又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醉后焉知世上情”一句,则进一步说明自己对世事洞明彻悟的境界。
后面两句:“一觉晓眠殊有味,百年如梦竟何成。”这两句诗,从大处着眼,将人的一生比作一场梦幻。“一觉晓眠”三句,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虚无感的慨叹,也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旷达胸怀。
末联两句:“因思往事真堪笑,未肯徒然过此生。”这两句诗是对前六句的概括和升华。它既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因思往事真堪笑”一句,既是自嘲,又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未肯徒然过此生”一句,既是对人生态度的肯定,又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清新,格调高雅,感情深沉,寓意丰富,是一首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