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深静景偏幽,闲绕阶行便当游。
素柰花开西子面,棕榈叶散野人头。
林塘阒寂偏宜夜,水槛风凉不待秋。
朝醉暮吟看不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七
草堂深静景偏幽,闲绕阶行便当游。
素柰花开西子面,棕榈叶散野人头。
林塘阒寂偏宜夜,水槛风凉不待秋。
朝醉暮吟看不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这首七绝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一首小诗,作于天宝五载(746年)春,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定居。这首诗描绘了成都草堂宁静优美的景色和诗人悠闲的生活。
第一句“草堂深静景偏幽”,描绘了草堂的深静和景色的优美。草堂是杜甫的住所,位于成都郊外,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环境宁静,景色优美。第二句“闲绕阶行便当游”,表达了作者悠闲地在草堂周围散步的心情。这里的“闲”字,写出了作者的心情闲适、安逸,“绕阶行”描绘了他在草堂周围散步的情景。第三句“素柰花开西子面,棕榈叶散野人头”,用“西子面”来形容素柰花的美丽,而“野人头”则形容了棕榈树叶的形态。这两句通过描绘花草的外貌特征,进一步突出了草堂的环境之美。第四句“林塘阒寂偏宜夜,水槛风凉不待秋”,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凉的气候。这里的“林塘”、“水槛”都是描写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而“阒寂”、“风凉”则表现了这些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受。最后一句“朝醉暮吟看不足,微躯此外更何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这里的“微躯”指的是自己的身体,而“更何求”则表现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看法。整首诗通过对草堂环境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