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春明便返庐,间云野鹤不停居。
他年若著逸民传,泲水西林藏异书。

【注释】

春明:即春明寺,位于今河南开封市。

庐:指僧房。

间云野鹤:意谓隐居的僧人。

异书:指佛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耿尔瞻的赞颂之作。诗人在《和邑人耿尔瞻见寄二首》诗中说:“君家有奇士,能作古文章。”耿尔瞻就是这位“能作文”的奇士。他的才能和品德得到了时人的赞赏。诗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才高八斗”,而且还是隐逸之士(“逸民”),值得大书特书。

首句“才到春明便返庐”,是写耿尔瞻刚到京城不久就回到自己的故乡了。这句诗看似平常,其实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诗人之所以这样描写,是因为他认为耿尔瞻是个真正的隐士。他不愿意做官,不愿为俗世所累,只愿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这种精神境界,是很值得称道的。

第二句“间云野鹤不停居”,进一步歌颂耿氏隐逸的精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耿氏像云间的野鹤那样自由自在,从不间断地居住在山中。这里的“间云”,是说他们像云一样自由;“野鹤”,则是比喻他们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诗,把耿氏隐居的生活写得十分美好,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之情。

第三句“他年若著逸民传”,是说耿氏如果有一天能够流传千古的话,那么他的事迹应该被载入《逸民传》。这里“逸民传”,指的是记载那些不仕于朝廷、隐居山林的人的传记。这是对耿氏的高度评价,也表明诗人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

最后一句“泲水西林藏异书”,是诗人对耿氏的祝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希望耿氏能够在泲水的西边,拥有一座树林来收藏那些珍贵的佛经。这里所说的“异书”,是指那些珍贵的佛经。这句诗中的“泲水西林”是诗人想象中的地点,可能是诗人自己家乡附近的某个地方。诗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过上一种清静的隐居生活,远离红尘俗事,过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耿氏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耿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