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傲骨气千寻,中岁归来高隐心。
半榻松风馀鸟迹,一帘月影散花阴。
桐乡遗爱人争祀,清节东篱菊尚森。
执绋未能空怅望,萧萧夜雨一灯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冯子韶的深情怀念。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天生傲骨气千寻,中岁归来高隐心。
注释:这句诗意味着冯子韶具有超凡的气节,其性格犹如千丈高的山峰般坚定不移。到了中年,他选择归来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一颗高尚的心志。
第二句:半榻松风馀鸟迹,一帘月影散花阴。
注释:这里的“半榻”可能指的是冯子韶的居所或书房中的一角,“松风”和“鸟迹”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而“一帘月影”则描绘了月光洒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第三句:桐乡遗爱人争祀,清节东篱菊尚森。
注释:这里的“桐乡”可能是指一个与冯子韶有着深厚感情的地方,或者是冯子韶生前活动过的地方。“遗爱”指的是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怀念。“清节”指的是冯子韶高尚的品德。“东篱菊”可能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第四句:执绋未能空怅望,萧萧夜雨一灯深。
注释:这里的“执绋”(手持绳索)指的是牵拉重物的劳役。“怅望”意味着思念之情。“萧萧夜雨”形容夜晚的雨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一灯深”则描绘了室内昏暗的场景,可能是冯子韶去世后,家中灯光昏暗,增添了一丝悲伤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冯子韶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冯子韶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