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轩楹傍柳开,飞尘不到有蓬莱。
登台舒啸青云入,凭槛寻花锦石堆。
名酒偏宜同月赏,玉人时见戴星回。
他年仍约耆英会,莫向昆明问劫灰。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有的要注意信息筛选,有的要注意情感的理解。
“窈窕轩楹傍柳开,飞尘不到有蓬莱。”这是描写景致,描绘的是诗人所居之宅旁的柳树掩映着门楹,门前飞尘不曾沾身,仿佛是仙境一般。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所居之地的清幽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登台舒啸青云入,凭槛寻花锦石堆。”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诗人在台上舒展开双臂长啸,那青云仿佛被吸入了他的胸腔。同时,诗人凭栏眺望,寻找着美丽的花朵。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名酒偏宜同月赏,玉人时见戴星回。”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同饮酒赏月的情景,他们品尝着名酒,欣赏着美丽的月亮。同时,诗人也常常见到他的爱人在星星下归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与爱人之间的爱情。
“他年仍约耆英会,莫向昆明问劫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希望在将来的岁月里,他们能够再次相聚,共同参加耆英会这样的盛会。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向昆明询问劫灰,即不要沉迷于战争带来的灾难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以及对历史的深思。
【答案】
窈窕轩楹傍柳开,飞尘不到有蓬莱。
登台舒啸青云入,凭槛寻花锦石堆。
名酒偏宜同月赏,玉人时见戴星归。
他年仍约耆英会,莫向昆明问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