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下茅亭址,天外修翎何处来。
一水势从西极下,千帆遥指海门开。
断蛇事业馀荒草,戏马悲歌空古台。
却忆当年苏太守,清风琴鹤共徘徊。

彭城放鹤亭

诗句解读:

  • 云龙山下茅亭址:指的是在云龙山脚下的茅草亭,位置具体。
  • 天外修翎何处来:使用“修翎”比喻高远且美丽的鹤,表达对鹤的向往或赞美。
  • 一水势从西极下:描述了河流(可能是一条小河)从西边流入大海。
  • 千帆遥指海门开:描绘了海上的景象,无数帆船指向远方开启的海门。
  • 断蛇事业馀荒草:可能指的是某种被废弃的事业,如战争或政治斗争留下的荒废景象。
  • 戏马悲歌空古台:用“戏马”和“悲歌”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而“古台”则暗示历史的沧桑。
  • 却忆当年苏太守:提到的苏太守是指宋代的文学家苏轼,此处回忆与苏太守相关的往事。
  • 清风琴鹤共徘徊:形容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状态,同时提到“琴鹤”可能象征高尚的情操或文化修养。

译文:

在云龙山脚下有一座茅草亭,那里的天空之高远如同天际的飞羽。河水从西边流向东边,无数的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指向那通往海洋的大门。曾经有过一段被荒草覆盖的历史,那些被战争或权力斗争破坏的事业就留下了这样的遗迹。如今回想起那位曾经治理过这片土地的苏太守,他的风采依旧让人怀念。他的生活充满了清风和优雅,就像一位弹琴的鹤,自在地在天地间徘徊。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云龙山下茅亭、河流、海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宽广的自然风景画。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