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一室抱前溪,瓮牖绳枢岚障西。
树杪飞泉惊瀑布,田家报午寂鸣鸡。
炊成世外青精饭,看到人间物我齐。
门外青山自太古,春林簇簇野禽啼。
这首诗是林则徐在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任两广总督时,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而作的。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
注释:癸丑,指的是农历年份,这里指代的是1843年。初春,是指春季刚开始的时候。奉和,表示敬仰并效仿。大名道心,是指大名县的道路和心态。一孔公祖年台八居,是指某位名叫孔公祖的人的居住地。诗一时作者林立,意味着当时有很多诗人参与了这一事件。魏子惟度为之首倡,表示魏子惟度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
译文:《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这首诗是林则徐在1843年初春,模仿大名人孔公祖的居住地,并致敬他为这场诗歌活动的创始人。
第二句:“岩居”
注释:岩,指的是岩石、山岩。
译文:岩居,意思是居住在山岩之中。
第三、四、五、六句: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和感受。
第三句:“山深一室抱前溪,瓮牖绳枢岚障西。”
注释:山深,指的是山势深远。一室,指的是一个房间。抱,指的是拥抱。前溪,指的是前面的溪流。瓮牖,指的是用瓦罐做成的窗户。绳枢,指的是用绳子绑紧的门户。岚障,指的是云雾遮挡的东西。
译文:山深一室拥抱着前面的溪流,用瓦罐做的窗户和用绳子绑紧的门被云雾遮挡。
第四句:“树杪飞泉惊瀑布,田家报午寂鸣鸡。”
注释:树杪,指的是树木的尖端。飞泉,指的是从高处流淌下来的泉水。惊瀑布,指的是惊动了瀑布的声音。报午,指的是告知中午的时间。寂鸣鸡,指的是宁静中的鸡鸣声。
译文:树梢上飞流的泉水惊动了瀑布,田野里的农夫报告了中午时分的宁静,听到鸟儿的鸣叫。
第五句:“炊成世外青精饭,看到人间物我齐。”
注释:炊成,指的是做饭。青精饭,是一种用植物汁液制成的食品。物我齐,指的是人和自然的事物和谐统一。
译文:我烧制的青精饭就像在世外一般,与人间的事物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层次。
第六句:“门外青山自太古,春林簇簇野禽啼。”
注释:门外,指的是家门之外。青山自太古,指的是青山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样子。春林簇簇,指的是春天里树林茂密繁盛的景象。野禽啼,指的是野外的鸟鸣声。
译文:门外的青山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样子,春天的树林一片翠绿繁茂,野外的鸟鸣声不断传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通过对山水、树木、溪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烧制的青精饭以及听到的鸟儿鸣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