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幽栖远市城,西南形势翠云横。
细泉斜映池荷色,密叶深藏好鸟声。
偶借禅床分午梦,便携村醴过柴荆。
野人不必知名姓,十载蓬莱殿上行。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夏日同李方岩过雕桥尚书里时,至石屏禅院而作。全诗四十六句,每一句都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表现,读来清新脱俗,韵味无穷。

“兰若幽栖远市城,西南形势翠云横。”兰若:佛教语,指寺院。此句说:寺院建在远离市区的深山中,那里地势高耸,环境优美。西南:指南面的偏西方向。形势:地理形势。翠云:青翠的云雾。两句写寺院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细泉斜映池荷色,密叶深藏好鸟声。”细泉:细小的水泉。这两句写诗人在寺中所见之景和所闻之声。

“偶借禅床分午梦,便携村醴过柴荆。”禅床:僧人坐禅用的矮凳。分:享受。午梦:中午睡觉。柴荆:用柴草编成篱笆。这两句说:我偶尔在这里打个午觉,顺便喝杯村里的甜酒。

“野人不必知名姓,十载蓬莱殿上行。”野人:指自己,说自己不慕名利,不求出名。蓬莱殿: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自己的住所。这两句说:我们之间不必讲什么名分,我已经在这蓬莱仙境住过十年了。

【注释及赏析】

①雕桥:桥名,在今四川成都。尚书:官名。②石屏:地名。③翠云:形容山峰青翠欲滴。④午梦:中午睡梦。⑤柴荆:柴门。⑥野人:自谦词,表示不拘礼节。⑦蓬莱殿:传说中的海上仙山。⑧十载:十年。

这首诗是作者于夏日与友人李方岩游历雕桥尚书里时至石屏寺所作。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高雅。首联描绘出寺院的地理位置,并突出其自然环境之美。颔联写景,以泉映荷、鸟鸣深林为意象,展现出一幅静谧的自然画卷。颈联写自己与朋友共度时光,品茗闲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尾联抒发了自己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展现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