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
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
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
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
【注释】
雁字:即秋雁南飞,留下字形如雁字般的大雁粪。
丰山:指今广西南宁附近的高峰。
霜前:秋初,天还未很冷的时候。
蛮书:少数民族的文字。平楚:指南方的广大区域。
戍柬:指边塞的军事文书。寄古邕:寄给古代的南宁。
苔径:石上的小道。输他:比得上。蜗篆: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这里比喻小道上的苔藓。
松林:指茂密的松林。蘸:沾着。墨烟浓:形容松林中烟雾缭绕。
鸳行:即鸳鸯。若许:如果允许。
舒翼趋阶:形容鸾鹄展翅欲飞的样子。貌本恭:本来态度恭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的抒发。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人生的思想感情。
首联“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以“响石钟”起兴,点明题旨。“响石钟”即指桂林一带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地区,岩洞里的水声常常可以传得很远,甚至传到山外的村庄里,形成“石钟”之音。而“霜前一字写秋容”则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一字写秋容”即指雁群排成V字形飞过,像书写的字样一般。这两句诗以景入情,将读者引入到了桂林的山水之中。
颔联“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此二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桂林的美景。“蛮书”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文字,而“细画”则是对这种文字的形象描绘。“来平楚”则是说雁群飞过平坝平原,留下了美丽的印记。“戍柬”则是对军事文书的象征,而“新封”则是说新的信件已经写好,即将寄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雁群的飞行和信件的传递,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石缝中的苔藓和小路上的蜗牛的痕迹,以及松林中的浓雾,进一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输他蜗篆瘦”则是说这些痕迹虽然细小但却坚韧有力,如同蜗牛的足迹。而“蘸得墨烟浓”则是说松林中的雾气弥漫,如同墨水洒在纸上一样浓郁。
尾联“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这两句诗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鸳行”即指鸳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而“同挥翰”则是说希望与鸳鸯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貌本恭”则是说他们虽然外貌美丽但内心却十分恭敬谦逊。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鸳鸯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也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又有抽象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