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天怅望愧雕虫,那及天然点画工。
小抹淡随寒露立,半横细入浅云笼。
三千古碣文谁检,十二高台兴不穷。
灏气长空真漱尽,笔端清味积来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 木天:指天空。
- 怅望:感到遗憾、失落。
- 愧雕虫:自谦,意为不如雕刻昆虫那样技艺精湛。
- 那及天然点画工:比不上大自然的绘画技巧。
第二句:
- 小抹淡随寒露立:意思是小雁在秋天寒冷的露水中轻盈地站立着。
- 半横细入浅云笼:形容雁群飞行时的姿态,一半横着像细细的笔画,另一半则融入薄薄的云彩之中。
第三句:
- 三千古碣文谁检:指的是古代的石碑文字需要后人仔细辨识。
- 十二高台兴不穷:形容历史中有许多高台建筑被建造起来,但它们的兴起并不总是持续无穷。
第四句:
- 灏气长空真漱尽:形容天空中浩渺的云气,就像用水洗刷一般。
- 笔端清味积来雄:意味着书写的笔墨中流露出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积累起来变得强烈有力。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秋天雁阵飞翔景象的赞美。诗中的“木天”、“怅望”等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对技艺的自谦。“天然点画工”与“小抹淡随寒露立,半横细入浅云笼”两句,生动描绘了大雁飞行时的优雅姿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而“三千古碣文谁检”,“十二高台兴不穷”等句子,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最后一句“笔端清味积来雄”,则是对作者书法艺术成就的高度概括,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然真谛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既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又表达了他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