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重寻是也非,一尘不染世应稀。
帘闲自许和珠卷,春冷人疑带雪归。
占尽梨花难见影,啄残红雨未沾衣。
轻罗欲制深闺里,窗外遥看玉剪飞。
【注释】
- 白燕:燕子的颜色是白色的。
- 故垒:故垒,指过去的战场或旧时营垒。重寻,重新寻找。是也非:是和不是。
- 世应稀:世上难得一见。
- 帘闲自许和珠卷:闲着的帘子,自己愿意被卷起。
- 春冷人疑带雪归:春风冷清,人们疑心是带雪归来。
- 占尽梨花难见影:占据了整个梨花树,但看不见影子。
- 啄残红雨未沾衣:啄食了残留的红色雨滴,但衣服上没有沾湿。
- 轻罗欲制深闺里:想要裁剪出轻薄的罗裙,缝制在深深的闺房里。
- 窗外遥看玉剪飞:窗外远远地看去,像玉剪一样飞翔。
【赏析】
此诗以燕为题,抒发诗人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意象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首联写诗人在故垒中寻找春天的到来。诗人在故垒中找到了春天,但却不知道春天是否真的存在。这是诗人对春天的疑惑和期待。这种疑惑和期待使得诗人更加渴望春天的到来。
颔联写诗人对春天的感受。诗人在春天的阳光下闲庭信步,自得其乐。然而,春天的气息却让人感到寒冷,仿佛是带着雪意的冬天。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它既是一种生理上的寒冷,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寒冷。这种寒冷使得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日子,更加思念故乡。
颈联写诗人对春天的观察。诗人发现,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却找不到任何痕迹。这是因为春天来得太突然,以至于一切都来不及留下痕迹。这是一种对时间的感慨和无奈。时间总是无情地流逝,留下的痕迹太少太少。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春天的想象。诗人想象着自己能够裁剪出轻薄的罗裙,缝制在深深的闺房里。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这种向往和追求却又显得那么遥远和不切实际。因为现实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而美好的生活却总是难以触及。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的美丽和春天的到来与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