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庭前树,花落子离离。
风前密叶护,子熟还抛枝。
上有双栖乌,觅食无停时。
哺雏雏羽满,高飞竟长辞。
嗟彼无情物,伦理安足知。
白云起南山,客子空怀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感怀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解读:
第一句:婆娑庭前树,花落子离离。
注释:婆娑:摇曳、摆动的样子。庭前:庭院前。树:这里指柳树。花落:指花瓣飘落。子:这里指柳絮。离离:稀疏的样子。
译文:庭院前的杨柳树枝摇曳,花瓣纷纷飘落。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庭院前的柳树枝条随风摇曳,花瓣如雨般纷纷飘落,给人一种春去夏来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结束的游历生活。
第二句:风前密叶护,子熟还抛枝。
注释:风前:风吹过来的地方。子:这里指柳絮。
译文:微风吹过,茂密的叶子紧紧地抱住柳树,待到柳絮成熟时,却要抛弃这些柳树枝条。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柳絮在春风中飞舞,最后落在地面上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情感体验。
第三句:上有双栖乌,觅食无停时。
注释:上:指天空或高处。双栖:指成双成对地居住。
译文:天空中有一对鸟儿,它们在寻找食物时从不停止飞翔。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鸟儿在高空中飞翔的画面,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哺雏雏羽满,高飞竟长辞。
注释:哺雏:喂养幼鸟。羽满:指幼鸟的羽毛丰满。竟:竟然。辞:分别、告别。
译文:小鸟儿们正在喂养着幼鸟,当它们羽毛丰满时,也要选择离去,不再回来。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规律,即幼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照料和喂养,而当它们长大后,就要离开父母去寻找新的生活。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成长过程的感慨与思考。
第五至七句:嗟彼无情物,伦理安足知。白云起南山,客子空怀思。
注释:嗟:叹息。彼:那些。无足:不值得一提。安:哪里。足:足够。云:指白云。起:出现。南山:指远处的高山。客子:诗人自己。怀思:思念。
译文:那些无情的生命体(指柳絮、小鸟等),其存在的意义哪里能够用伦理道德来衡量?(白云出现)我独自在南山之上(感到孤单)。
赏析: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存在的价值的反思与感慨。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并不值得用伦理道德来衡量,因为它们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诗人自己则在南山之上独自感叹,表达了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生物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情感体验。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