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逢午日,走马上南台。
雨过涛声急,云晴黛色开。
首阳时仰止,古寺暂徘徊。
亦有登临者,相将艾酒来。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客居他乡时,午日登南台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午日逢”,点明时间,交待登临的缘由;“走马”二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急于要登高远眺的心情和急切的行色。颔联“雨过”“云晴”,描绘了一幅雨后初霁、山色空蒙、岚光浮动的美景图。颈联“仰止”指企慕,“徘徊”指流连驻足,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古刹的向往之情。尾联“艾酒来”,是说登临者相约饮酒,表达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在客中逢遇午日,急忙骑马登上南台。
雨过山色苍茫,涛声更觉急迫,晴日山色如画,黛绿一片开颜。
仰止首阳山,古寺暂且留恋,亦有登临者,相聚共饮艾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夏日登山的游子在南台寺的所见、所思、所感。
前四句写登山之因:在客中逢午日,急忙骑马登上南台。这二句是全篇的缘起,也是全诗的总纲。诗人因有“客中逢午日”之因才“走马上南台”,说明这是一次偶发性的登山活动。而“走马”二字,既写出了诗人急于要登高远眺的心情和急切的行色,又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兴致。
中间六句写登山之景。“雨过”“云晴”二句写雨后的山容水态,绘出了一幅雨后山色苍茫、涛声更觉急迫的美景图。“岚光浮动”,则进一步烘托出雨后的山色之美。“云晴黛色开”,不仅把“山”写得如黛眉舒展,而且把“晴”字与“黛色”结合起来,使诗句更加富有诗意。
后二句写登山之后的感受。“仰止”指企慕,“徘徊”指流连驻足,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古刹的向往之情。“亦有登临者,相将艾酒来”,是说也有登临者,他们相聚共饮艾酒来了。这两句以景结情,以物结情,使整首诗洋溢着欢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