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飘泊意何穷,独立萧斋对晚风。
壮志易消憔悴后,功名难慰寂寥中。
月明秋圃欹红袖,露滴寒塘瘦碧筒。
欲遣愁怀看落雁,潇湘声断又谁同。

【注释】

  1. 天涯飘泊:在远方漂泊,四处流浪。
  2. 独立萧斋:独自站在寂静的书房中。
  3. 晚风:傍晚的清风。
  4. 壮志易消:豪情壮志容易消磨殆尽。
  5. 憔悴:形容身体消瘦或脸色枯黄。
  6. 功名:功业和名声。
  7. 月明秋圃: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秋天的园圃里。
  8. 欹红袖:袖子斜着下垂,形容衣袖宽大。
  9. 碧筒:指葫芦。
  10. 瘦碧筒:形容葫芦瘦削,颜色浅绿。
  11. 欲遣愁怀:想要排遣忧愁。
  12. 落雁:比喻书信。
  13. 潇湘声断:像潇湘水声那样断绝,形容音信全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天涯飘泊意何穷?独立萧斋对晚风。”描绘了诗人在茫茫人海中孤独地站立,面对着秋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用“天涯”和“独立”两个词语,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迷茫。
第二联“壮志易消憔悴后,功名难慰寂寥中。”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这里的“壮志易消”意味着雄心壮志难以实现,而“憔悴后”则表明经过挫折后的落魄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并未得到满足,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孤单和无助。
第三联“月明秋圃欹红袖,露滴寒塘瘦碧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月明秋圃”和“瘦碧筒”这两个关键词,营造了一种宁静、冷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这一联诗中的“欹红袖”和“瘦碧筒”等词汇,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夜晚,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第四联“欲遣愁怀看落雁,潇湘声断又谁同。”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愁绪的愿望。这里的“欲遣”一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而“看落雁”则暗示了诗人期待能够从自然景物中寻找慰藉,但最终却感到希望渺茫。结尾两句“潇湘声断又谁同”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无法排解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