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渔歌唱晚天,渔灯几点逗前川。
鱼叉红树须论值,月买黄昏不费钱。
照水恍衔龙烛冷,澄波似引蚌珠圆。
江干星火明三两,指点高低夜钓船。

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可以概括为:渔人在黄昏时分,用鱼叉点亮红树,在月色下捕鱼,同时欣赏水中的龙烛和蚌珠的美丽景色。

下面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 乍听渔歌唱晚天(乍听:刚听到;唱:唱歌;晚天:傍晚的天空):刚开始听到渔歌的声音,是在傍晚的时候。
  • 渔灯几点逗前川(逗:点缀;前川:前面的河流):渔人用点燃的渔灯点缀在前方的河流。
  • 鱼叉红树须论值,月买黄昏不费钱(鱼叉:渔具;红树:红色的树;论值:有价值;月:月亮;不费钱:不花钱):鱼叉照亮了红色的树,这很有价值,而且不需要花费金钱。
  • 照水恍衔龙烛冷,澄波似引蚌珠圆(恍:好像;衔:叼住;龙烛:比喻水中像龙一样闪烁的光亮;澄波:清澈的波浪;引:吸引;蚌珠:指蚌壳中的珍珠):水面上反射着龙烛的光芒,仿佛是蚌壳中的珍珠被清澈的波浪所吸引。
  • 江干星火明三两,指点高低夜钓船(江干:江河之边;星火:星星点点的火光;明三两:形容星光点点;指点:指出;高低:高低不一):江边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指引着不同高低的夜钓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在夕阳西下时使用渔灯捕鱼的场景,以及他欣赏水中龙烛、蚌珠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渔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如”鱼叉红树”、”龙烛”、”蚌珠”等,都富有诗意,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美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月买黄昏不费钱”,使得原本普通的景物变得有生命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