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频年云水游,兰陵城外偶停舟。
客来南国欣维絷,亭为东坡示款留。
宦海波澜何所系,佛家泡幻拟同浮。
先生解缆辞归后,长见轩楹倚渡头。

【注释】

舣舟亭:停船休息的地方。

行脚:僧人行走于四方,游历名山大川。

兰陵城:即兰陵郡,今山东苍山县。

维絷:羁留。

示款留:款待并挽留。

宦海波澜:指官场的风浪。

泡幻:水泡、幻境。

轩楹:屋檐。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兰陵(今山东苍山县)时为舣舟亭题写的。诗人以行脚僧的身份,来到兰陵城外,停舟憩息,作下此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留”、“浮”属于上平十一尤韵。前两句写兰陵城外停舟,客来南国,东坡为之设宴款待;后两句写宦海风波,佛门泡幻,自己解缆而去,留下轩楹倚渡头。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开阔高远,风格朴实无华。

这首诗写一个行脚僧人在兰陵城外偶遇友人,并在兰陵城外的舣舟亭停留,与友人饮酒赋诗,最后告别离开兰陵的所见所感。

首句“行脚频年云水游”,点明身份和时间,表明诗人是一个常年游走江湖的僧人。这里的“行脚”,是指僧人在寺庙外行走,四处参拜,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而“频年”则是说这样的行走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一句虽然简短,却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宗教的虔诚。

次句“兰陵城外偶停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兰陵城外的停留场景。兰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苍山县附近。在这里,诗人偶然停下了船只,开始了他的旅行。这里的“偶停”,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偶然停留的惊喜,又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客来南国欣维絷”,则转向描写诗人与友人的相遇。这里的“南国”指的是南方地区,诗人在这里遇到了他的友人。他们的相遇让诗人非常高兴,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这里的“欣维絷”,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亭为东坡示款留”,则继续描述两人的交谈内容。他们坐在亭子里,共同品茶饮酒,畅谈人生哲理。这里的“东坡”指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也让诗人受益匪浅。这里的“示款留”,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又暗示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宦海波澜何所系,佛家泡幻拟同浮”,则转入对人生和修行的思考。这里的“宦海波澜”指的是官场的风云变幻,如同大海中的波涛汹涌;而“佛家泡幻”则比喻人生的虚幻和无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薄和超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认同。这里的“拟同浮”既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命运的态度。

最后一联“先生解缆辞归后,长见轩楹倚渡头”,则以诗人自己的离席离去结束全诗。这里的“先生”指的是苏轼,他是诗人的朋友和前辈。诗人在告别之后,常常可以看到苏轼的轩楹在渡头矗立,象征着他与苏轼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