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矗立画桥东,夹岸桃花曲径通。
古木稳栖千岁鹤,轻舟斜趁一帆风。
峰峦隐现寒烟外,楼阁参差落照中。
欸乃歌声乡国似,山光水影拾诗筒。
【注释】
- 都亭:古代官名,指州、府的长官的官署。
- 峭帆亭:亭台建筑在陡峭的山墙上。
- 夹:两河并立。
- 古木:高大的树木。
- 千岁鹤:鹤龄很长。
- 欸乃:船桨声。
- 峰峦:山峦。
- 寒烟外:云雾缭绕的地方。
- 落照中:夕阳西下。
- 欸乃歌声:船夫摇桨时的歌唱。
- 乡国似:故乡的感觉。
- 诗筒:写诗用的竹筒或纸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五律。首联先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事,尾联抒情。
全诗前四句写登峭帆亭所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所怀之情。从春日登上峭帆亭起,就以“画桥”和“桃花”为景。“古木稳栖千岁鹤”,是说古树苍郁挺拔,栖息了千年的白鹤,它们悠然自得,不惊扰游人。诗人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了,使物我交融。“轻舟斜趁一帆风”,是说轻快的小舟迎着和煦的春风,顺流而下。这两句写景既生动活泼又富有诗意,使人仿佛听到了悦耳的棹声和吟唱之声,看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峰巒隐现寒煙外,楼阁参差落照中。”这两句是写远景。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于烟雾之中,而座座的楼阁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错落有致。这两句诗写得空灵明净,给人一种恬静之感。
“欸乃歌声乡国似,山光水影拾诗筒。”这两句是写近景。听到悠扬的棹歌,让人想到家乡。山色水光与诗歌之美相互辉映,令人神往。诗人似乎已经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
这首五律写景细腻,写情真切,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