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到松扉,花宫隐翠微。
远山澄宿雾,小院澹春晖。
夭矫萝千尺,扶疏树几围。
未须穷绝顶,只此足忘归。
这首诗是作者和宋牧仲在雨后一同游览翠微寺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十里到松扉,花宫隐翠微。
- “十里”形容距离之远,暗示了诗人与宋牧仲相约而出发的情景。
- “松扉”指的是松树林间的小门,可能是目的地翠微寺的入口。
- “花宫”在这里可能是指翠微寺本身,因为通常寺庙被比作“花”或“宫”。
- “隐翠微”意味着在云雾缭绕之中,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
- 远山澄宿雾,小院澹春晖。
- “远山”描绘出一幅远山被清晨的薄雾笼罩的画面。
- “澄宿雾”指薄雾在日出时逐渐消散的景象。
- “小院”指翠微寺内的庭院,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 “澹春晖”表示春天温暖的阳光洒在庭院上,显得生机勃勃。
- 夭矫萝千尺,扶疏树几围。
- “夭矫”形容植物生长得弯曲有力。
- “萝”可能是指缠绕在古树或建筑物上的藤蔓。
- “千尺”夸张地表达了萝蔓的长度。
- “扶疏”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枝叶繁茂。
- “几围”指的是树木的粗细,大约有几圈周长那样大。
- 未须穷绝顶,只此足忘归。
- “未须”表示不必,没有必要。
- “穷绝顶”意即攀登至最高峰。
- “只此”意为仅此,强调此处景色已经足够让人流连忘返。
- 整体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景足够吸引人,足以让人忘记回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翠微寺的美景,从远山的薄雾到小院的春光,再到藤萝和树木的茂盛,最后以“只此足忘归”来表达作者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和对这个地方深切的喜爱。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词汇和比喻,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