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三春至,江山百战留。
孤城依叠嶂,禅室枕奔流。
共策卢敖杖,闲追苏子游。
倚栏渔唱起,落照满前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亦称“诚斋先生”。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舟楫三春至”,意为春天时船只往来不断。
- “江山百战留”,意为江山多难,历经百战。
- “孤城依叠嶂,禅室枕奔流”,描绘了一座孤城依傍着高耸的山峰,寺庙建在奔流的河流旁。
- “共策卢敖杖,闲追苏子游”,指的是一起挥舞卢敖杖,悠然自得地随苏东坡游玩。
- “倚栏渔唱起,落照满前洲”,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色,渔民开始唱起了渔歌。
关键词注释:
- 舟楫:船和桨。
- 三春:这里指春天。
- 江山:指自然景观。
- 百战:多次战斗。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叠嶂:重叠的山峦。
- 禅室:佛寺中的静室,用来修行的地方。
- 卢敖杖:传说中的仙人卢敖所持的杖。
- 苏子:苏轼的别称。
- 倚栏:靠在栏杆上。
- 渔唱:渔民的歌声。
- 落照:日落时分的阳光。
- 前洲:前面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写春天时水面上船只往来不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繁忙;次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河的深深眷恋,以及那些历经百战后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第三句中“孤城”一词,既点明了地形地貌的特点,又暗含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伴一同游览的场景,他们或挥杖行走于高山峻岭之间,或闲坐在静谧的寺院之中,享受着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收束,夕阳西下,渔歌四起,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让人心生向往。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