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不与众山邻,远睹云根接地轮。
倚县作屏横翠黛,绕溪浮影压金鳞。
层层雨洗天同色,曲曲风回谷应春。
我欲往寻袁令迹,薜萝环接石苔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1句:
- 原诗:“铜峰叠翠”
- 翻译:铜色山峰层层叠嶂,犹如绿色的山峦。
- 注释:铜峰指的是铜壁,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颜色。
第二句:
- 原诗:“嵯峨不与众山邻”
- 翻译: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它的姿态独特,远离了周围的群山。
- 注释:嵯峨形容山峰峻峭。
第三句:
- 原诗:“远睹云根接地轮”
- 翻译:远远望去,山峰仿佛触及云的根部,似乎触摸到了地心。
- 注释:云根是指云雾缠绕在山峰之上,给人一种接近云端的感觉。
第四句:
- 原诗:“倚县作屏横翠黛”
- 翻译:山峰如屏风般倚靠在县城旁,其绿色山体宛如翠色的眉黛。
- 注释:倚县意为山峰靠近县城,形成了一道屏障。翠黛指翠绿的山色。
第五句:
- 原诗:“绕溪浮影压金鳞”
- 翻译:山峰环抱着小溪,倒映在水中,水面被波光粼粼地覆盖,如同金色的鱼鳞。
- 注释:金鳞比喻水中闪烁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水面上的波光。
第六句:
- 原诗:“层层雨洗天同色”
- 翻译:连续不断的雨水冲刷着山峰,使得天空与山色融为一体,仿佛天空也是翠绿色。
- 注释:雨洗意味着雨水洗涤着山峰,使其颜色与天空相融。
第七句:
- 原诗:“曲曲风回谷应春”
- 翻译:山谷中吹来阵阵清风,回旋在每一个角落,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
- 注释:曲曲表示风的吹拂方式多样而曲折。
第八句:
- 原诗:“我欲往寻袁令迹”
- 翻译:我想去寻找那位袁姓的人的足迹。
- 注释:袁令可能是一位古代人物,此处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或某地的好奇和向往。
第九句:
- 原诗:“薜萝环接石苔新”
- 翻译:周围环绕着薜荔(一种常绿攀缘植物)和苔藓,它们覆盖在石头上显得格外新鲜。
- 注释:薜萝和石苔都是植物名,这里用以形容环境的自然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自然美的山峰景象。诗人通过对山峰、云雾、水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古人的怀念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