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积闲阶,孤僧睡正熟。
山空树不鸣,安得丝与竹。
【注释】
晓谒昭明祠:清晨去拜谒昭明太子的祠堂。
蔓草积闲阶,孤僧睡正熟:长满蔓草的台阶上,一位僧人睡得正熟。
山空树不鸣,安得丝与竹:山空空荡,连树上的鸟儿都不叫一声,哪来的丝弦和竹管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早晨来到昭明太子的祠堂,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景象——阶前长满了青草,和尚正在酣睡着。而那片树林,更是“空山不见人”,连鸟儿都懒得歌唱,更别提丝弦和竹管了。
首句“蔓草积闲阶”,用“闲”字点出了台阶上长满了青草,说明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打扫了,这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次句“孤僧睡正熟”,则直接点明了时间,表明作者一大早就来到昭明太子的祠堂。第三句“山空树不鸣”进一步描绘了萧瑟、凄凉的气氛,“空山”既写出了环境的寂静,也暗含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树不鸣”更表现了山林的萧条。末句“安得丝与竹”,表达了自己渴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的愿望,但现实却是“山空树不鸣”,连丝弦和竹管都没有,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全诗意境苍凉,情感凄婉,表达了作者的愤世之心和忧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