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彼元黄杂乱之秋,浩气敌千万人,独立不惧强哉矫;
自有新旧喧呶诸说,阅世再数十载,博学反约思我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诗句内容,理解其含义。然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根据要求作答。
“当彼元黄杂乱之秋,浩气敌千万人,独立不惧强哉矫”:当时正值元黄杂乱之际,他的正气可以抵挡千万人,他独自站立,并不畏惧强权者。“元黄”,即混乱;“浩气”,指浩然之气;“矫”,同“骄”,强横。此句是诗人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
“自有新旧喧呶诸说,阅世再数十载,博学反约思我公”:自从新旧各种争论不休以来,经过数十年的人生阅历,他广泛学习,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办法治理国家。“喧呶”,指喧闹争辩;“反约”,用简约的语言。此句是诗人对张之洞治学的赞美。
“赏析”部分,注意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回答。
【答案】
译文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张之洞有浩然正气,可与千万人相抗,毫不惧怕。
从那时起,就有许多新老观点的争吵,经历了数十年的世事沧桑,广博地学习,精简而深刻地思考,终于想出了治理国家的好办法。
注释
元黄:混乱。
矫:强横,傲慢。
喧呶:争吵。
反约:精简。
赏析
这是两首七言绝句。第一首写张之洞的为人处世。前两句以气势恢宏的笔墨勾勒出张之洞在乱世中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第三句点明主旨,说明张之洞之所以能屹立风雨而不倒,是因为他在精神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是赞颂张之洞的学问和为政之道。开头三句赞扬张之洞学问渊博,思想深邃。末两句说他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治理国家的办法高超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