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夺江流,萧萧风日秋。
波纹晨荡壁,雁阵晚遮楼。
人远难防意,天高枉寄愁。
沉思欲何得,所得祇淹留。
汉水(长江)夺江流,萧萧风日秋。
波纹晨荡壁,雁阵晚遮楼。
人远难防意,天高枉寄愁。
沉思欲何得,所得祇淹留。
注:
- 汉水:指长江。
- 萧萧:形容风声。
- 风日秋:秋风和阳光。
- 波纹:水面的波动。
- 荡壁:拍打墙壁。
- 雁阵晚:晚上的大雁排列成阵。
- 人远难防意:远离故乡的人难以避免思念。
- 天高枉寄愁:天空高远,徒然寄托忧愁。
- 沉思欲何得:深思想要得到什么。
- 所:表示结果或意图。
- 得:获得或实现。
- 所得祇淹留:得到的仅仅是暂时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一句“汉水夺江流”,开篇就以“汉水”代指长江,展现了江流的自然景象,而“夺”字则暗示了汉水的强劲与不可阻挡之势。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对“风日秋”、“波纹”及“雁阵”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幅秋天江边的风景画。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诗人却感到了孤独与寂寞,仿佛自己被这美景所遗弃,只能独自面对。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无奈与惆怅。他感叹:“人远难防意”,意味着远离故乡的他,无法阻止自己的思念之情;而“天高枉寄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异地、无处诉说内心情感的无奈。最后一句“沉思欲何得,所得祇淹留”,更是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沉思中寻找答案,却只得到了“所得祇淹留”的结果,即只能在异地停留,无法回到故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旅途和心灵归宿的哲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