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读书无所好;恍如造物与同游。
注释:除了读书没有什么爱好,好像和天地万物同游。
赏析:此诗是一首自题小像的绝句。作者在这首诗中,把“吾”比作“造物”,把自己比作“游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淡泊之情。
除却读书无所好;恍如造物与同游。
注释:除了读书没有什么爱好,好像和天地万物同游。
赏析:此诗是一首自题小像的绝句。作者在这首诗中,把“吾”比作“造物”,把自己比作“游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淡泊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命题的方式多样,解答时首先要速读全诗,了解内容,然后细读每个选项,注意比较每个选项中的诗句与诗文的原诗句在意象、内容、情感上的异同,根据评析类试题解答方法把每个选项的具体内容拿过来一看位置是否准确,释意是否妥当
【注释】 聪明正直之谓神:聪明正直是神明的德性。 清夜焚香,惟愿斯民敦孝弟:在夜晚点燃香烛,只希望百姓能敦厚孝顺兄弟。 雨旸寒燠以成岁:雨水、阳光和寒冷、温暖共同造就了年景。 丰年报享:每年丰收之后都举行祭祀。 长期列部颂升平:长期地被列进国家史书中赞美太平。 【赏析】 此诗首联赞颂的是城隍神,城隍为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守护神,掌管城市的阴阳、瘟疫、水旱等灾祸,所以人们常常对城隍进行祭拜
注释: 城隍庙戏台联 1. 城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祇,主管城池的守卫和治安。 2. 戏台:古代表演戏曲的地方。 3. 报施:指因果报应,行善有善果,作恶有恶果。 4. 竟无前世事:没有前世的事,意指没有前世因缘。 5. 利名争竞:追求名利的竞争。 6. 下场时:结局之时,指人最终会面临某种结果。 译文: 善恶有因果报应,不必说它没有前世之事; 追逐名利的人终将面对结局,要知道总有下场的时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和归纳。“得月快争先”是第一句,意思是说月亮刚刚出现,人们就争着去看;“共仰楼台近水”是第二句,意思是说大家都抬头仰望那高楼大厦靠近水的景色;“望风齐向上”是第三句,意思是说大家望着天空的云彩都往上看;“欣看冠佩如云”是第四句,意思是说大家高兴地看见那些官服上的玉佩好像天上的云朵一样。 【答案】 示例
【注释】 集句联:集句,指把别人的句子或自己的句子中摘取的词句来作对。 摇笔:挥动毛笔书写。 端为:主要目的是。幽妍:优美的容颜。 赏析: 上句说,我虽然年老,还能挥动笔杆写诗;下句说,我写诗的目的主要是抒发内心的幽雅之美。 “摇笔尚堪凌浩荡”,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了,但还可以挥毫泼墨,写出雄浑豪放的诗句。这里用了一个典实。晋朝左思《三都赋》有云:“观其四方之内,无风涛汹涌而兴矣;每至永丰未央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流莺比邻” - 注释: 流莺,指在树上鸣叫的黄莺。比邻,意为相邻、相近。 - 译文: 树上的黄莺叫声清脆悠扬,似乎与我邻舍相呼应。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黄莺的声音引出诗人对邻舍生活的关注和共鸣。 2. “如有佳语” - 注释: 佳语,美好的语言或言辞。 - 译文: 如果树上的黄莺能说出一些美好的话语。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红杏在林,疏雨相遇”的意思是:红杏盛开于树丛,细雨飘落与它相遇。“红杏”,这里指红色的花朵。“疏雨”指稀疏的春雨。“相遇”,即相逢。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的景物,红杏盛开在树林中,细雨纷纷地降落。 “碧桃满树,清露未晞”的意思是:满树的桃花晶莹透亮,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蒸发。“碧桃”,一种颜色深红而花大艳丽的桃树,这里泛指桃花。“满树”,满树都。“晞”
【解析】 “集句联”,即对联。对联,又叫春贴、门对、春联或对子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对联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上下联,上联要与下联相对,如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对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且一般要有相同的词性,词性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近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优美,韵味无穷。本题所给诗句是一副完整的对联。
释义:白雪任凭春天的事晚到;只有贞松知道岁月的寒冷。 注释:集句联,就是把两首或多首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对偶的诗句。这里的“白雪任教春事晚”是第一句,“贞松惟有岁寒知”则是第二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白雪象征着纯洁和高洁,它任凭春事晚到,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尊严。而贞松则是坚韧不拔的象征,它知道岁月的寒冷,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首诗通过雪和松的形象
注释:七重宝树环绕着金碧辉煌的界,千里名山如同进入美酒的船。 赏析:此联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以“七重宝树”喻指高山,以“千里名山”比喻名山胜景,形象生动;而“入酒船”则形容山水景色之美,令人陶醉其中。整联诗作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注释】 作诗:写诗。 竹:竹子,常用来比喻高节之士。 对花:即对句,是诗歌中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的句子,多用于律诗的颔联或绝句的首联和尾联。 【赏析】 此为五言律诗中的集句联,集句联是指上下句中各摘一句组成,这种形式在律诗中比较常见,但要注意平仄的对应关系。全诗由两句组成,第一句“要知作诗如作画”,第二句“但愿对竹兼对花”。其中“作画”与“对花”都是用典故,前者出自《庄子·外物》
注释:家中米少,因此买了几只鹤;送客人时,酒多得连衣服都不舍得典当。 赏析:此联出自清乾隆年间进士、诗人王文濡《集句联》。这副对联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上联“供家米少因添鹤”,通过对比来表达生活的艰辛与节俭的美德。下联“送酒人多不典衣”,则以送酒比喻人情世故,表达了人们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与节制。整副对联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中的哲理与人生的价值取向
注释:四十九年,指作者一生的年华。穷,这里比喻困苦,不顺利。三百六日,指作者一生中所度过的艰难岁月。醉如泥,形容酒喝得太多,像泥一样沉重,形容酒醉的程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解嘲和自我安慰。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苦难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注释】 山泉:山间的清流。酿:酿酒,引申为制作。酒香:指酒的香气浓郁。冽:寒冷而清冷。芳草:泛指花草树木。留人:使人流连。自闲:自然、随意,无拘无束。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小诗,描写了一幅山间泉水酿造美酒,人们饮酒之后,心情舒畅,留连忘返的美景。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
旧书不厌百回读(注释:指反复阅读,形容对某本书的热爱) 佳客时来一座倾(注释:形容有好客人来访的时候,座中宾朋云集,欢声笑语不断)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旧书和佳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品味
【释义】:已经办妥了去种地的行囊,细斟白堕酒赋新诗。 【赏析】:此乃作者在赴任途中作的一首送别词。“已办青鞋”,是说已经办好行装,要远行了。“为老圃”,指到乡间种菜种田去了。“细倾白堕”一句的意思是说,我要好好地品味一下这杯美酒,并把它写成一首诗,表达我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白堕”,即现在的河北省定县一带,那里盛产一种叫白堕子的优质米。“赋新诗”,是说自己要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