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土闲旷,薄暮行踪绝。
因思古隐者,于焉衡宇结。
近市既无求,浩歌气弥烈。
令我怀斯人,鱼鸟转亲切。
翛翛林水闲,遗躅犹未灭。
得风枯条鸣,将霜远天洁。
怅矣不同时,谁慰授衣节。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他以写山水田园诗而闻名,被誉为“韦江州”。

东皋晚秋
东皋土闲旷,薄暮行踪绝。——东皋(地名)土地空旷辽阔,黄昏时分我行走得无影无踪。
因思古隐者,于焉衡宇结。——我想起了古代隐居的人,在那里盖起了屋子。
近市既无求,浩歌气弥烈。——靠近市集也没有需求,大声唱歌气势更加豪迈。
令我怀斯人,鱼鸟转亲切。——使我思念起这位古人,鱼儿鸟儿也显得亲近起来。
翛翛林水闲,遗躅犹未灭。——悠闲自在地在树林和溪水中漫步,留下的足迹依然可见。
得风枯条鸣,将霜远天洁。——听到风吹枯枝的声音,看到远方天空洁净如洗。
怅矣不同时,谁慰授衣节。——可惜我们无法共度时光,谁能安慰我授衣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东皋土闲旷”,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古隐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正是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表现。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继续描绘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体验。从“近市既无求”到“浩歌气弥烈”,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使我怀斯人,鱼鸟转亲切”,则是诗人对古隐者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这种怀念之情,源于对古隐者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古隐者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独立、超脱的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也源于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领悟。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