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东皋上,微寒欲衣绵。
遥山著秋瘦,小沼得风涟。
半落鸣机月,运晴晒谷天。
病身仍健在,一饱颂丰年。

【注释】

晓:早晨。徙倚:徘徊,逗留。东皋:在长安城南,即曲江池南。着:披上。秋瘦:秋天的景色显得清瘦。小沼:小水塘。半落:月亮刚过中天。运晴:云散天晴。颂丰年:祝愿丰收。

【赏析】

《晓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这首诗写诗人早晨登高眺望,遥想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而自己虽身体衰弱,但精神饱满,依然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做官,并祝愿天下丰收。

首联“徙倚东皋上,微寒欲衣绵。”写诗人早上来到东园,看到一片萧瑟的秋景。“徙倚”,徘徊,逗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一大早便来到东园,他看到天空阴沉,天气微寒,便觉得要添衣服了。“徙倚”二字写出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敏感感受。“东皋”,指长安城南的曲江池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来到曲江池南,看到了那片萧瑟的秋色。

颔联“遥山著秋瘦,小沼得风涟。”写诗人看到远处的山峦被秋天的寒意所感染,变得有些瘦弱;而在池塘边,微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这里的“著”,是动词,意思是“披上”;“小沼”,即小池塘;“风涟”,意为风吹过后水面泛起的涟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远望那些被秋风染黄的山峰,它们显得有点消瘦;同时,他也注意到了池塘边随风摇曳的水草。

颈联“半落鸣机月,运晴晒谷天。”诗人继续描绘他的所见所感。这里,“半落”意味着月亮刚刚过中天,也就是刚刚落下;“运晴”,意为云散天晴;“晒谷天”,指的是收获后的晴朗天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看到月亮刚刚过中天,而天空却是晴朗的,于是他联想到了农民们正在晾晒谷物。

尾联“病身仍健在,一饱颂丰年。”诗人以感慨的语气结束了全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身体已经衰弱,但他仍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同时,他也为天下丰收的景象而感到欣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虽然身体衰弱,但却精神饱满;他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心怀坦荡;他虽然远离朝廷,但却关心国事;他虽然未能实现理想,但却依然为百姓造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