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𧤏𧤏,耳湿湿,考牧诗中全物色。
天苍苍,野茫茫,敕勒歌里西风凉。
西风老树莽萧瑟,认得三朝画师笔。
纵横直是谷量馀,蹢踯疑从畦种出。
映坡蔽陇下层阿,夕阳满地沙草多。
一人韦裳转首坐,天晴堆积笠与蓑。
从来畜兽图非易,宁著青红扫魑魅。
今观此卷态逼真,令我他年劳梦寐。
汪生读书古人齐,兼金购此索我题。
不如长五牸留二羝,君看富如猗顿贵卜式,无过西河河南两牧儿。
【注释】
李迪:唐代画家,以画马著名。秋原放牧图:即《牧羊图》,李迪所作。旭瞻:人名。角𧤏𧤏:用笔锋锐利的毛笔。耳湿湿:指笔尖沾满了墨水。考牧诗中全物色:指牧羊时见到的景物。天苍苍:天是青色的。野茫茫:田野广阔无际。敕勒歌里西风凉: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北朝鲜卑人在北魏时所唱的歌,内容多反映当时牧羊、狩猎生活的情景。西风老树莽萧瑟:西风吹动的老树一片萧瑟。三朝画师笔:指李迪的画笔。纵横直是谷量馀,蹢踯疑从畦种出:意思是画中有纵横交错的山谷,好像田亩一样。蹢踯:跳跃的样子。畦:田间的行列或道路。夕阳满地沙草多:夕阳映照在满地的沙草丛中,显得格外美丽。一人韦裳转首坐:一个人穿着白色的衣裳,转动着头坐着。天晴堆积笠与蓑:雨后天晴时,他堆叠着帽子和雨衣。
从来畜兽图非易:历来画牲畜的图不容易。宁著青红扫魑魅:宁可用青红色的染料来画驱除鬼怪。今观此卷态逼真,令我他年劳梦寐:现在看了这幅画,它的形态十分逼真,让我将来睡觉时也梦见它。汪生读书古人齐:汪生喜欢读古代人的书,并且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兼金购此索我题:他花费了钱买了这幅画,并且请求我给它作题跋。不如长五牸留二羝:还不如买两头母羊留两只公羊好。君看富如猗顿贵卜式,无过西河河南两牧儿:你看他们富得就像猗顿一样,比卜式还要富裕。没有过错就是西河河南两地的两位牧羊人。
【赏析】
《秋原放牧图》为李迪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描绘秋日草原放牧情景的图画。《历代名画记》说:“其图虽列众木,然皆冠绝。”清代王世贞《题李迪<牧羊图>》云:“李迪工写真,而画牧羊尤妙。此《秋原放牧图》,乃其得意之作……盖李之笔,能令牛羊百兽,无不若生。”《宣和画谱》记载,李迪“性孤僻,嗜酒善饮,喜游山水间,自号李成”。他擅长画牛、羊,尤其善于画牛羊,他的画法被称为“大李将军”,对五代至宋代的绘画影响很大。《秋原放牧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的是秋日牧场上牧羊的情景,画面有山峦、树木、牛羊等。画面以浓淡相宜的墨色描绘了辽阔的草原景色,并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氛。在构图上,作者把视线引向远方,使画面的空间感更加强烈。画面中,山峦重叠,云雾弥漫;树木葱郁,枝叶繁茂;牛羊成群,悠闲自在。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艺术风格上,李迪的画风以简练著称。他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绘画风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观察对象,追求真实。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像真实的事物一样生动、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二是强调笔墨的运用。《宣和画谱》记载李迪“喜游山水间,自号李成。其性孤僻,嗜酒善饮,喜游山水间,自号李成”。他的画笔非常讲究,每一笔都力求准确、有力。三是注重线条的运用。李迪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形状,使其更加清晰、准确。四是注重色彩的使用。李迪善于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李迪的绘画技巧在《秋原放牧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幅画采用了高远、深远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显得更加开阔、大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使画面既有层次感又不失和谐。此外,他还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例如,在描绘远处山峦时,他故意将山峰勾勒得更加突出、陡峭,使整个画面更加壮观;而在刻画近处的树木时,他又将枝叶勾勒得更加细腻、丰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李迪的绘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和赞誉,而且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许多后来的画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和影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