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今日情难已,不约还成七人矣。
嬉游大好同队鱼,何必飞腾千万里。
【注释】
人日:古代农历正月初七,俗传这天女娲造人的日子。
同陈授衣:指一起给衣服上浆。
石贞石登:作者的号。
吴山:即浙江天目山,位于今浙江省临安市境内。
东坡先生:苏轼的别号。
释迦院:即佛学院,佛教寺院。
看牡丹韵:即《观牡丹花有感》诗。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借登高远眺之机,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首联“登高今日情未已,不约还成七人矣”,诗人在新春佳节之时,登高望远,感慨万千,然而他并不想独自享受这美好的景色,而是希望与友人结伴同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只能与七位友人一起登上了山顶。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七”来暗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颔联“嬉游大好同队鱼,何必飞腾千万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他们就像鱼儿一样在水中嬉戏,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诗人则更加渴望能够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必再受到束缚和拘束。这一联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登高今日情未已,不约还成七人矣”,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友情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已经尽力去结交朋友,但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和他们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因此,他感叹道:“登高今日情未已,不约还成七人矣。”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又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这首诗以登高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