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水游不可测,鹈鹕何事濡其翼。
祭鱼黠冒知礼名,祭罢春江觅鱼食。
这首诗的大意是:
獭,其一
水居生活不可测,鹈鹕为何还要沾湿翅膀?
祭鱼时狡猾地知道礼数,祭祀过后又回到春江觅食。
注释:
- 獭(tǎ):水獭。
- 穴居:在洞中居住。
- 水游:在水中游泳。
- 不可测:难以预测或揣度。
- 鹈鹕(niè hú):一种水鸟,身体黑褐色,嘴长而直,善于潜水捕鱼。
- 濡其翼:沾湿了翅膀。濡,沾湿。
- 黠冒:狡诈,冒昧。
- 知礼名:知道礼仪规范。
- 祭罢:祭祀完毕。
- 春江觅食:春天的江面上寻找食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禽捕食图景。首句“穴居水游不可测”描写了水獭在水下的生活习性,既隐秘又难以捉摸。次句“鹈鹕何事濡其翼”则转入对鹈鹕的描绘,鹈鹕虽然会游泳,却仍然会沾湿翅膀,这或许是因为它需要保持羽毛湿润以便更好地捕捉猎物。
第三句“祭鱼黠冒知礼名”进一步展开了对鹈鹕行为的描述。鹈鹕在祭祀时会表现得非常狡猾,懂得遵守规矩,这可能是因为这是它们生存的一种方式。然而,第四句“祭罢春江觅食”揭示了鹈鹕的真实目的,它祭祀之后并不会因为遵守礼仪而改变本性,仍然会去寻找食物。
这首诗通过对比水獭和鹈鹕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水獭形象神秘莫测,而鹈鹕则显得有些狡黠但本质不变,都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法则。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提醒人们要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不要过分干预或干扰它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