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仿虫鱼枉用猜,底须猎碣辨纤埃。
祇宜规矩斯冰体,好为偏旁正误来。
注释:模仿虫鱼的形状去猜,底部需要有猎碣来辨别纤尘。
衹适合用规矩来约束,好为偏旁正误而来。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和沈房仲讨论书法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理解和追求。诗人认为,模仿虫鱼的形状去猜,底部需要有猎碣来辨别纤尘,说明书法应该注重基础的训练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了书法中规则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一句“好为偏旁正误来”,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和升华,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追仿虫鱼枉用猜,底须猎碣辨纤埃。
祇宜规矩斯冰体,好为偏旁正误来。
注释:模仿虫鱼的形状去猜,底部需要有猎碣来辨别纤尘。
衹适合用规矩来约束,好为偏旁正误而来。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和沈房仲讨论书法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理解和追求。诗人认为,模仿虫鱼的形状去猜,底部需要有猎碣来辨别纤尘,说明书法应该注重基础的训练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了书法中规则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一句“好为偏旁正误来”,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和升华,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时。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写朋友的不幸遭遇,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淮海无双士,风流见未曾。注释:在淮海一带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的贤人,他的风度才情是前所未见的。 【赏析】 此篇开头两句即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淮海之地,人才众多,而“无双士”则指其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与推崇。 淮海无双士
【注释】 晓:早晨。徙倚:徘徊,逗留。东皋:在长安城南,即曲江池南。着:披上。秋瘦:秋天的景色显得清瘦。小沼:小水塘。半落:月亮刚过中天。运晴:云散天晴。颂丰年:祝愿丰收。 【赏析】 《晓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这首诗写诗人早晨登高眺望,遥想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而自己虽身体衰弱,但精神饱满,依然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做官,并祝愿天下丰收。 首联“徙倚东皋上
秋爽 古堞连秋爽,迢迢入远空。 年光伏枕后,人事杜门中。 桂气熏残日,梧声坠晚风。 同时荣落意,吾欲问天公。 注释: 1. 古堞(dié):古老的城防工事。 2.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3. 年光:岁月,时光。 4. 杜门:闭门不出。 5. 桂气:桂花的香味。 6. 梧(wú)声:梧桐树的声音。 7. 荣落:指草木开花凋谢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升迁和衰落。 8. 天公
【注释】 1. 谢寺:谢公寺,在今安徽宣城县。 2. 深院:指庭院深深、幽静的寺院。 3. 寒云过断钟:寒云飘过,断钟声声。 4. 净蔬充一食:用清素的蔬菜充饥。 5. 别去经龛闭:分别时,经龛(即佛堂)已关闭。 6. 安禅:打坐修行,修禅。 7. 御凛冬:抵御寒冷的冬天。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友人到皖南名刹谢公寺游览的情景。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用酬雅贶 注释: 穷居蔽泥水,车迹过从稀。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被泥土和积水覆盖,车马的足迹很少。 避俗翁今是,栖仁里可归。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避开世俗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墙低闻雒诵,门静接深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我走进家门时,听到了读书的声音,门口很安静,可以穿上深衣。 自此陶嘉月,联吟愿莫违。 这句诗的意思是
偶出 偶然出门,天阴云淡;城隅之地,静谧无声。 凉云缭绕竹枝外,秋水流淌槿花边。 忽然觉得衣棱薄,回首发现笠影偏。 无人看见我的行迹,幽深之意如何传? 注释: 1. 偶出:指偶然出去。 2. 天阴云淡:天空阴沉,云朵稀薄。 3. 城隅地静便:城角之地,安静宁静。 4. 凉云缭绕竹枝外:凉云在竹枝上方飘荡。 5. 秋水流淌槿花边:清冽的秋水流淌在槿花旁边。 6. 忽然觉得衣棱薄
【注释】 子:你。东田屋,指诗人住所。开字:指菊花的花名“菊花”。开字,又名金簪花、秋菊、九华菊、陶菊、女菊、延寿客等。 紫蟹依方钓(紫蟹),指螃蟹。方,这里作动词用,即用方竿。 黄花为客开(黄花),指菊花。 𧱉(xiè,谢):鱼名,这里泛指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林园中观赏盛开的菊花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趣。首句“子有东田屋”,点出诗人居住之地
注释: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僻巷无人到,荒沟绕舍分。 雨多春半过,蛙怒夜深闻。 径草全侵屐,林花乱入云。 谁云作诗苦,终愧织帘勤。 译文: 偏僻的小巷没有行人经过,荒芜的沟渠环绕着房屋分开。 雨水增多春天已经过半,青蛙在夜里发出愤怒的声音。 小径上的草全部侵占了鞋子,树林里的花儿杂乱地飘进云端。 谁说作诗辛苦,最后却惭愧勤劳地织着窗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景色和心情的七言绝句,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同:和……一起。郑筠谷:即郑谷,晚唐诗人,名参老,字云叟。河渚:泛指河流的边岸或渡口。宿:住。郑雪崖:即郑凝之,字雪崖,晚唐诗人。北渚草堂: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北渚山上。 【译文】 我与郑谷一起乘着小篮车,来到河边桥旁。 晴空下白雪皑皑,映着溪水一片晶莹。 白云缭绕的山岭中,飘散着阵阵清香。 偶然遇见隐居的人,仿佛经过一座蓝田庄。 沿着月光划着船桨唱歌而去,梅花梦永不忘情。 【赏析】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晚晴志喜 已经见到雪化为雨,老天爷安排五天的晴天。 闲暇时寻找一位禅伴,老迈更勇敢地攀登山路行程。 傍晚的景色撩起帘子看干净,春天泥土拖曳的鞋子轻盈。 第一缕春风吹动我前行,明天清晨就摘船出发。 注释: 1.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新正,即农历正月初一。西林皋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探梅,即赏梅。这里的“之约”指的是与某人约定去某个地方。 2.
【注释】: 何震的密奏能巧妙地安排结构,文彭的精细工艺更显曲折迂回。 许徐归李的风度在于风流,善于开玩笑应该推举孙太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歌。诗人首先称赞了两位书法家——何震和文彭。他们的作品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接着,他又转向另一位书法家——许徐归李。他的作品同样充满了风雅的气息,让人感到十分舒畅。最后,诗人将三人的作品进行了比对
和沈房仲论印十二首 其十一 贵主当年重品题,劫灰澒洞剩悬黎。 皓臣死后良工歇,切玉何人更似泥。 注释: 贵主:高贵的主人或统治者,这里指皇帝。当年:过去的时光。重品题:重视评价。劫灰:战火后的废墟。澒(hòng)洞:深不可测的洞穴。剩悬黎:剩下的只有悬挂的玉石。皓臣:明亮的大臣。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切玉:雕琢玉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统治者重视艺术与文化的感慨
注释:我的绝妙的印艺,在家乡怎么会有真正的理解?我只是一个布衣百姓,却常常被诗人山臣看重。 城南诗老推能事,肯刻龟螭与贵人。 城南诗老指沈约,他能事指他的才能。他不愿意为权贵雕刻龟形龙纹的印章
注释: 和沈房仲论印十二首 其八:闭关颂酒属于美丽的女子,七首夫人擅巧思。 不见雉皋双窈窕,书中有女画中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为《和沈房仲论印十二首》之八。前两句写“和沈房仲论印”的情景,后两句抒发感慨。“闭关颂酒属蛾眉”,意思是在饮酒时赞美美丽的女子。“七首夫人擅巧思”,意思是七首夫人擅长巧妙构思。“不见雉皋双窈窕”,意思是看不到雉皋双窈窕的身影
【释义】:故瓦上苔藓斑斑点点,曾传金粟道人印章。 时时佩戴韦带穿过的玉佩,真正快乐没有我的竹屋为好。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来抒发自己对竹林清幽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首句写屋瓦上的苔藓斑斑点点,形象地勾勒出“竹房”的轮廓;次句用典故,说金粟道人的印章是真乐的象征,而诗人却有竹屋相伴,所以真乐无如我的竹屋;第三句用“韦带”来比喻自己的腰带,表明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
注释:这十二首诗都是与沈房仲讨论印章创作的,其中第六首是关于篆刻技艺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篆刻技艺的赞美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对篆刻技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够创作出精美的印章作品。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磨砺,才能够达到百岁高龄的境界。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篆刻技艺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