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格青条上,垂檐紫萼斜。
天然妙香色,合是佛前花。
【注释】: 依格青条上,垂檐紫萼斜。
天然妙香色,合是佛前花。“依格”指倚靠的栏杆;“青条”即竹枝;“垂檐”即屋檐;“紫萼”即紫色花瓣;“天然妙香色”即自然散发出的香气颜色;“合是佛前花”即应该供奉在佛像前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藤萝绕在竹栏上,垂挂在屋檐下。其紫红色的花朵散发着香气,十分美丽,应供放在佛堂里。此诗通过藤萝与佛堂之间的联系,表现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向往之情。
依格青条上,垂檐紫萼斜。
天然妙香色,合是佛前花。
【注释】: 依格青条上,垂檐紫萼斜。
天然妙香色,合是佛前花。“依格”指倚靠的栏杆;“青条”即竹枝;“垂檐”即屋檐;“紫萼”即紫色花瓣;“天然妙香色”即自然散发出的香气颜色;“合是佛前花”即应该供奉在佛像前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藤萝绕在竹栏上,垂挂在屋檐下。其紫红色的花朵散发着香气,十分美丽,应供放在佛堂里。此诗通过藤萝与佛堂之间的联系,表现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向往之情。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时。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写朋友的不幸遭遇,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淮海无双士,风流见未曾。注释:在淮海一带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的贤人,他的风度才情是前所未见的。 【赏析】 此篇开头两句即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淮海之地,人才众多,而“无双士”则指其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与推崇。 淮海无双士
【注释】 晓:早晨。徙倚:徘徊,逗留。东皋:在长安城南,即曲江池南。着:披上。秋瘦:秋天的景色显得清瘦。小沼:小水塘。半落:月亮刚过中天。运晴:云散天晴。颂丰年:祝愿丰收。 【赏析】 《晓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这首诗写诗人早晨登高眺望,遥想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而自己虽身体衰弱,但精神饱满,依然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做官,并祝愿天下丰收。 首联“徙倚东皋上
秋爽 古堞连秋爽,迢迢入远空。 年光伏枕后,人事杜门中。 桂气熏残日,梧声坠晚风。 同时荣落意,吾欲问天公。 注释: 1. 古堞(dié):古老的城防工事。 2.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3. 年光:岁月,时光。 4. 杜门:闭门不出。 5. 桂气:桂花的香味。 6. 梧(wú)声:梧桐树的声音。 7. 荣落:指草木开花凋谢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升迁和衰落。 8. 天公
【注释】 1. 谢寺:谢公寺,在今安徽宣城县。 2. 深院:指庭院深深、幽静的寺院。 3. 寒云过断钟:寒云飘过,断钟声声。 4. 净蔬充一食:用清素的蔬菜充饥。 5. 别去经龛闭:分别时,经龛(即佛堂)已关闭。 6. 安禅:打坐修行,修禅。 7. 御凛冬:抵御寒冷的冬天。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友人到皖南名刹谢公寺游览的情景。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用酬雅贶 注释: 穷居蔽泥水,车迹过从稀。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被泥土和积水覆盖,车马的足迹很少。 避俗翁今是,栖仁里可归。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避开世俗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墙低闻雒诵,门静接深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我走进家门时,听到了读书的声音,门口很安静,可以穿上深衣。 自此陶嘉月,联吟愿莫违。 这句诗的意思是
偶出 偶然出门,天阴云淡;城隅之地,静谧无声。 凉云缭绕竹枝外,秋水流淌槿花边。 忽然觉得衣棱薄,回首发现笠影偏。 无人看见我的行迹,幽深之意如何传? 注释: 1. 偶出:指偶然出去。 2. 天阴云淡:天空阴沉,云朵稀薄。 3. 城隅地静便:城角之地,安静宁静。 4. 凉云缭绕竹枝外:凉云在竹枝上方飘荡。 5. 秋水流淌槿花边:清冽的秋水流淌在槿花旁边。 6. 忽然觉得衣棱薄
【注释】 子:你。东田屋,指诗人住所。开字:指菊花的花名“菊花”。开字,又名金簪花、秋菊、九华菊、陶菊、女菊、延寿客等。 紫蟹依方钓(紫蟹),指螃蟹。方,这里作动词用,即用方竿。 黄花为客开(黄花),指菊花。 𧱉(xiè,谢):鱼名,这里泛指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林园中观赏盛开的菊花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趣。首句“子有东田屋”,点出诗人居住之地
注释: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僻巷无人到,荒沟绕舍分。 雨多春半过,蛙怒夜深闻。 径草全侵屐,林花乱入云。 谁云作诗苦,终愧织帘勤。 译文: 偏僻的小巷没有行人经过,荒芜的沟渠环绕着房屋分开。 雨水增多春天已经过半,青蛙在夜里发出愤怒的声音。 小径上的草全部侵占了鞋子,树林里的花儿杂乱地飘进云端。 谁说作诗辛苦,最后却惭愧勤劳地织着窗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景色和心情的七言绝句,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同:和……一起。郑筠谷:即郑谷,晚唐诗人,名参老,字云叟。河渚:泛指河流的边岸或渡口。宿:住。郑雪崖:即郑凝之,字雪崖,晚唐诗人。北渚草堂: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北渚山上。 【译文】 我与郑谷一起乘着小篮车,来到河边桥旁。 晴空下白雪皑皑,映着溪水一片晶莹。 白云缭绕的山岭中,飘散着阵阵清香。 偶然遇见隐居的人,仿佛经过一座蓝田庄。 沿着月光划着船桨唱歌而去,梅花梦永不忘情。 【赏析】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晚晴志喜 已经见到雪化为雨,老天爷安排五天的晴天。 闲暇时寻找一位禅伴,老迈更勇敢地攀登山路行程。 傍晚的景色撩起帘子看干净,春天泥土拖曳的鞋子轻盈。 第一缕春风吹动我前行,明天清晨就摘船出发。 注释: 1.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新正,即农历正月初一。西林皋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探梅,即赏梅。这里的“之约”指的是与某人约定去某个地方。 2.
注释: 人追逐残灯而灭,行者留下断雁而孤独。 每年的年尾都是黑夜,空有泪水流过湖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一人行走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人逐残灯灭,行留断雁孤"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独自行走的情景,残灯代表着黑暗,断雁代表着孤单,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年年年尽夜,空有泪模湖"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年复一年,都在无尽的黑夜中度过
【注释】 入桃花坞:进入桃花坞。 至山半:到了山的半腰。 龙潭:指山中的水潭。 蜥蜴:蜥蜴,爬行动物,俗称四脚蛇,多栖息于山地、丛林中。这里泛指水生动物。 咸淳临安志:咸淳,宋度宗年号(1269-1275);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都城;志,记载。 水瓮:盛水的瓦罐。 钵里何年咒蜿蜒:钵里,指装在碗里的饭,比喻水中的鱼。咒,咒语,这里指用饭喂鱼。 蜿蜒:弯曲曲折的样子。 入厨剖竹走涓涓:入厨
【注释】集庆寺,在今南京城东南。阎妃,指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水松牌,即“香门”。事已乖,恩宠已衰。鸾绡燕地去,指唐玄宗被迫出奔,杨妃被缢死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南)之事。《莲花国》,即佛国。金钗,指杨妃的首饰。 【赏析】这是一首吊古诗。诗中对杨妃的不幸早逝表示惋惜,对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感到痛心。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秋玉佩兮街南书屋十二首 其十一 浇药井”,是要求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注意要仔细阅读选项,逐项进行比较,确定符合要求的诗句。本题的关键词有:久视、灵苗、仰流资灌溉、众芳欣所在。 此诗前两句写景:长久地注视着灵苗的茂盛,仰仗着水流来供给灌溉。后两句议论抒情
【注释】清响阁:指琴。希声,细微的音调。萧寥,萧条寂寞。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琴中寄托情怀,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首二句写弹琴的环境,横琴小阁,闲居无事,以寄弦指之闲情逸致。“闲”,是说环境清幽;“寄”,“寄托”的意思,是说心情闲适,把琴艺当作寄托自己情感的方式。三、四句写弹琴的感受,由琴声而及于人境。“萧寥不可名”,意谓琴声高远,难以形容。“松风乱流水”,是说听到琴声后
注释: 1. 绕舍玉梢发:环绕着住宅的树枝上,嫩绿的柳叶开始发芽。 2. 嫩寒先起探:微凉的春风吹来,带着初春的气息,探查春天的脚步。 3. 绝胜尘土客:远远胜过那些在尘土中奔波的人。 4. 落月梦江南:月亮落下时,思绪飞向远方的江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首句“绕舍玉梢发”描绘了树木的新芽,第二句“嫩寒先起探”则描绘了春风带来的微凉。第三句“绝胜尘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