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旅思极瞢腾,枯坐窗闲类冻蝇。
扑絮乍逢燕市雪,摇风不见米家灯。
地炉勤拨聊添火,砚滴难融可奈冰。
为问孤山梅息秏,几人游舫得闲凭。
诗句原文:
春来旅思极瞢腾,枯坐窗閒类冻蝇。
扑絮乍逢燕市雪,摇风不见米家灯。
地炉勤拨聊添火,砚滴难融可奈冰。
为问孤山梅息秏,几人游舫得闲凭?
翻译:
春天到来,我的思乡之情愈发深沉,孤独地坐在窗边,如同被冻结的苍蝇。突然一阵飞花落在我面前,仿佛是燕子从燕市带回来;然而,微风吹过,却看不到米家的灯光。我点燃地炉,试图取暖,却发现砚台的水无法融入冰中。于是,我问起孤山梅花凋零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在闲暇时倚靠在游船上享受这宁静的时光呢?
注释:
- 春来旅思(旅思):春天来临引起的思乡之情。
- 瞢腾:形容因寒冷或困倦而昏昏欲睡的样子。
- 扑絮:指飘落的花瓣或柳絮。
- 燕市:古代城市,这里指京城。
- 米家灯:形容室内的灯火,暗喻家中温暖的环境。
- 地炉:地热取暖设备。
- 秏:此处应为“凋零”之意,意为凋谢、枯萎。
-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边的名胜古迹,常与梅花有关。
- 秏凭:指倚靠或依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内心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春天带来的寒冷和孤独,为整首诗定下基调。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飞絮、雪花、灯火等,形象地展现了季节变迁和日常生活的变化。最后两句以询问的形式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清代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