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始作泛槎游,晚色苍苍望里收。
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
古今沈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有谋。
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河边渡口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北来始作泛槎游,晚色苍苍望里收。
  • “北来”:诗人从北方而来。
  • “始作泛槎游”:开始进行泛舟旅行。
  • “晚色苍苍”:形容傍晚时分天色苍茫。
  • “望里收”:眺望远方。
  • 注释:诗人开始了他的泛舟之旅,在傍晚时分,他站在渡口远眺。
  1. 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
  • “黄流”:黄河。
  • “奔禹甸”:流向遥远的禹州。
  • “两涯”:指河的两岸。
  • “残雪”:指黄河边的积雪。
  • 注释:黄河的水线如同一条黄色的丝带奔流而去,黄河两岸的残雪与徐州相连。
  1. 古今沈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有谋。
  • “沈璧”:沉入水中的玉壁,这里比喻黄河中的石头。
  • “天地浮萍”:比喻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
  • “各有谋”: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
  • 注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黄河里的石头都是无尽的,就像天地间的浮萍都有自己的打算一样。
  1. 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 “轻装”:轻松的装备。
  • “驴背”:骑驴背旅行。
  • “风前”:风中。
  • “惭愧”:感到羞愧。
  • 注释:明天我将轻装上阵,骑着驴子背过风,面对黄河,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黄河”不仅是中国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感情。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对旅行的态度和感受,表达了一种自由、轻松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