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孤绝少人登,妙友同凭记昔曾。
林气暖时蒙似雨,湖光空里淡于僧。
画寻白石无残墨,榜剩樗寮有瘦藤。
十四年来筋力减,峰头直上笑犹能。

同寿门敬身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

山楼孤绝少人登,妙友同凭记昔曾。

林气暖时蒙似雨,湖光空里淡于僧。

画寻白石无残墨,榜剩樗寮有瘦藤。

十四年来筋力减,峰头直上笑犹能。

注释:

同寿门敬身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

宝石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诗中的“同寿门”可能是作者的名字,而“敬身”则可能指的是作者对宝石山的敬意和尊重。登上这座山后,作者在图画阁前驻足欣赏,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山楼孤绝少人登,妙友同凭记昔曾。

林气暖时蒙似雨,湖光空里淡于僧。

画寻白石无残墨,榜剩樗寮有瘦藤。

十四年来筋力减,峰头直上笑犹能。

注释:

山楼孤绝少人登,妙友同凭记昔曾。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宝石山美景的赞叹。他站在山腰的楼阁上,看着四周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分。这里的“妙友”指的是与他一起欣赏美景的朋友们,他们曾经共同攀登这座山,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林气暖时蒙似雨,湖光空里淡于僧。

这句话描绘了宝石山上的自然风光。当春风吹过树林的时候,树叶被吹得摇曳生姿,仿佛下起了小雨;而湖面上的倒影也显得有些模糊,如同一位僧人在湖边静坐。这里的“淡于僧”是指湖光与僧人相比,显得更加宁静、淡泊。

画寻白石无残墨,榜剩樗寮有瘦藤。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宝石山美景的怀念之情。他在寻找画中的白石,却发现它已经被岁月磨去了许多痕迹;而那些古老的榜额则依然屹立在那里,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然散发着一种古朴的气息。这里的“樗寮”是一种矮小而扭曲的树木,用来指代那些古老的建筑物或遗迹。

十四年来筋力减,峰头直上笑犹能。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经过十四年的时间,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然而,当他再次攀登到宝石山顶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到一种轻松和愉快的心情。这里的“筋力减”是指诗人的体力和精力逐渐减少,而“峰头直上”则是指他成功地攀登到了山顶,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