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云中榇,扶持泪满襟。
山行石齧足,江渡浪惊心。
归葬神应助,捐生愿更深。
孝家看表里,竹帛照来今。

【注释】

  1. 冯孝子:指冯梦龙,字子犹,号南屏,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2. 槥(zhuī):盛放遗体的棺材。
  3. 扶榇(chèn)归里:扶柩回故乡。
  4. 石齧(niè)足:石头咬脚,形容山行困难。
  5. 浪惊心:江水波涛汹涌,令人心惊。
  6. 神应助:神灵相助。
  7. 捐生愿更深:表示愿意为国捐躯,愿望更加强烈。
  8. 竹帛(bó):古代书写用的一种白色粗布。
  9. 表里:指内心、精神。
  10. 竹帛照来今:用竹帛记录下自己的事迹流传至今。
    【赏析】
    冯梦龙《扶榇归里图》,作于隆庆二年(1568年),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冯孝子”的口吻,抒写了作者扶柩归乡途中的感受和思想。
    全诗八句,前四句叙事写景,后四句抒情议论。首句点题,二句写归途中艰难困苦,三句写渡江时惊恐万分,末两句表明决心,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冯孝子”,点明归途。第二句承上文,写归途的艰难困苦:“万里云中榇,扶持泪满襟。”冯氏归家,路途遥远,云雾弥漫,道路艰险,一路扶柩,一路流泪。第三句承上启下,写途中所见所闻:“山行石齧足,江渡浪惊心。”一路上山行难行,脚下被石头咬住;渡江时,浪花拍击,使人惊心动魄。这两句通过描写归途中的艰辛困苦,衬托出冯氏扶柩归乡的决心和意志。第四句承上启下:“归葬神应助,捐生愿更深。”归葬家乡时,神灵相助,自己愿意为国捐躯的愿望更加坚定。最后一句总结全文:“孝家看表里,竹帛照来今。”冯家看重的是冯氏的德行和精神,用“竹帛”记录下自己的事迹流传至今。
    整首诗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