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枢密持衡、封疆变法,白头肩钜任,劳形国是,胸有千秋,是累朝圣泽钟灵,弁冕群臣无愧色;
忆昔尊经襄校、江汉论文,青眼及寒儒,叩别旌麾,时逾十稔,痛一夕大星陨地,经纶危局属何人。

【诗句】

于今枢密持衡、封疆变法,白头肩钜任,劳形国是,胸有千秋,是累朝圣泽钟灵,弁冕群臣无愧色;

忆昔尊经襄校、江汉论文,青眼及寒儒,叩别旌麾,时逾十稔,痛一夕大星陨地,经纶危局属何人。

【译文】
如今他担任枢密使主持国家的大政方针,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为国事操劳,心怀国家长远的规划,这是历代皇帝赋予他的恩德和智慧,作为臣子们自然无愧于这份荣耀;
回忆当初他在尊崇经学并参与校阅书籍时的情形,对年轻的学者给予关怀和指导,那时他还是年轻气盛,满怀激情与抱负,然而不久后他告别了这一片学术的圣地,离开时心情沉重,十年时间过去了,如今却在这一夜之间听到一颗星星陨落的消息,国家的命运再次面临危机,这个重担又将由谁来承担?

【注释】

  1. 于今:现在。枢密:枢密院,古代官署名。
  2. 执衡:掌权,把持权力。
  3. 封疆:封建王朝疆域之内,泛指国土。变法:革新政治。
  4. 白头:指年纪已大。
  5. 劳形:劳累形体。
  6. 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7. 千秋:千年,比喻长远。
  8. 累朝圣泽:历代皇帝给予他的恩惠。
  9. 弁冕:冠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10. 尊经:尊崇儒家经典。
  11. 襄校:帮助校阅书籍。
  12.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指长江流域。
  13. 论文:讨论学术问题。
  14. 青眼:用青眼看待某人。青眼是指目光慈祥。
  15. 旌麾:古代军队指挥用的旗幡。
  16. 经纶:治国的策略或方法。
  17. 危局:国家面临的危险局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张之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历史功绩的赞美。张之洞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才华和贡献被广泛认可,尤其是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句“于今枢密持衡、封疆变法”,描绘了张之洞目前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他执掌国家的大权,负责改革边疆事务,显示出他的责任重大,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第二句“白头肩钜任,劳形国是”,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的高龄与责任,他为国家操心忙碌,展现了他为了国家大事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第三句“胸有千秋,是累朝圣泽钟灵”,表达了对张之洞的尊敬,认为他的才能和成就超越了前人,得到了历代皇帝的恩典和智慧。

第四句“弁冕群臣无愧色”,说明作为大臣的张之洞,没有辜负皇上的期待,他的行为举止都是符合道德和规范的。

最后几句则回顾了张之洞过去的一些事迹:“忆昔尊经襄校、江汉论文”,指的是在年轻时,他就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且在长江、汉水地区发表过许多论文。

第五句“青眼及寒儒,叩别旌麾”,描述了张之洞对年轻人和学者的关怀,他们曾经是他的弟子或者朋友,他曾经给予过他们关爱和支持。

第六句“时逾十稔”,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能是指他离开学术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尾句“痛一夕大星陨地,经纶危局属何人”,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去世后的悲痛和忧虑,暗示了他离去后留下的空缺无人填补,国家将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