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新野竟同符,乘传几千□里,享年五十二龄,更中兴硕辅垂封,元侯在前,敬侯在后;
故吏门生书大事,象数奄百家长,忠信致远人泣,合两汉名臣列传,平子不武,介子不文。
【诗句释义】
湘乡:湖南省湘乡。新野:湖北省新野。竟同符:竟然相同。乘传几千里:指曾纪泽的仕途之路,从长沙(今属湖南)到北京(今属北京),行程数千里。享年五十二龄:指曾纪泽去世时五十二岁。中兴硕辅垂封:指他在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元侯在前:指曾纪泽去世后,他的子孙曾元侯、曾元恺等人被封为侯爵,位列朝廷。敬候在后:指他去世后,他的子孙曾敬候等人被封为伯爵,位列朝廷。故吏门生书大事:指曾纪泽的部下和学生为他撰写了传记,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象数奄百家长:指他的部下和学生像百位家长一样对他忠诚。忠信致远人泣:指他的忠诚和诚信感动了远方的人们,以至于有人落泪。合两汉名臣列传,平子不武,介子不文。:指曾纪泽的忠诚和诚信与两汉时期的名臣们相似,他们没有武力但有忠诚,也没有文采但有诚信。
【译文】
湘乡和新野的曾氏家族世代同源,历经千辛万苦而名声显赫;曾纪泽享年五十二岁,成为中兴时期的杰出大臣和杰出的辅佐者,他的子孙曾元侯、曾元恺等人被封为侯爵,位列朝廷。他的部下和学生为他撰写了传记,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他的部下和学生如同百位家长一样对他忠诚。他的忠诚和诚信感动了远方的人们,以至于有人落泪。他的忠诚和诚信与两汉时期的名臣们相似,他们没有武力但有忠诚,也没有文采但有诚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维屏为曾纪泽所写的挽联。曾纪泽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官员,他在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被誉为“中兴硕辅垂封”。诗的前半部分赞美了曾纪泽的忠诚和诚信。曾纪泽在官场上历经千辛万苦而名声显赫,他的忠诚和诚信感动了远方的人们,以至于有人落泪。他的部下和学生如同百位家长一样对他忠诚。他的忠诚和诚信与两汉时期的名臣们相似,他们没有武力但有忠诚,也没有文采但有诚信。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曾纪泽逝世的悲痛之情。曾纪泽享年五十二岁,他的子孙曾元侯、曾元恺等人被封为侯爵,位列朝廷。他的子孙曾敬候等人被封为伯爵,位列朝廷。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曾纪泽的赞美之词。曾纪泽的忠诚和诚信与两汉时期的名臣们相似,他们没有武力但有忠诚,也没有文采但有诚信。整首诗既赞美了曾纪泽的忠诚和诚信,又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