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经夸石穴,隋志称玉堂。
天馀千年幽,使我穷青苍。
灵峰吐谽谺,其藏备万方。
爇炬逐前导,蛇进十步强。
稍得办璀璨,窅窊疑芝房。
又疑丁东院,触处皆铿锵。
昏井下匍匐,溜壁扪徬徨。
雄龙既已驱,仙鼠复已亡。
石尽意必水,孰能赍一杭。
琐琐记乳状,吾宁摹石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云水洞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共计四十六个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释义:

  • 郦经夸石穴,隋志称玉堂。
  • 郦经夸赞石穴,隋朝志书也称之为“玉堂”。
  • 郦经(约公元560年—617年)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职,著有《江表传》。他可能因赞美石穴之美而受到赞誉。
  • 天馀千年幽,使我穷青苍。
  • 天赐余下的千年幽静,让我穷尽青苍之色。
  • “天馀”形容天地赐予的恩惠,“青苍”指青色和苍色,形容景色的深邃与广阔。
  • 灵峰吐谽谺,其藏备万方。
  • 灵峰吐出晶莹的宝石,它的收藏充满了各种宝物。
  • “灵峰”指山中神奇的山峰,“谽谺”指珍珠般璀璨的物品,“备万方”意味着收藏丰富多样。
  • 爇炬逐前导,蛇进十步强。
  • 点燃火把跟随在前引导者后面,像蛇一样前进了十步之遥。
  • “爇炬”指点着火把前行,“蛇进”形容行走缓慢,“十步强”说明距离虽然不近但已足够。
  • 稍得办璀璨,窅窊疑芝房。
  • 稍许地欣赏这璀璨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深奥的芝草房舍。
  • “璀璨”形容光彩照人,“窅窊”指深远莫测的地方,“芝房”通常指道家修炼之地。这里的描写带有浓厚的诗意和哲思。
  • 又疑丁东院,触处皆铿锵。
  • 又好像置身于东边的庭院,每个角落都传来铿锵的声音。
  • “丁东”形容声音清脆响亮,暗示着某种神秘或庄严的氛围。
  • 昏井下匍匐,溜壁扪徬徨。
  • 在昏暗的井下匍匐前进,触摸墙壁时感到彷徨无措。
  • “昏井下匍匐”描绘出一种阴暗而艰难的探险场景,“溜壁扪徬徨”则表达了在探索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 雄龙既已驱,仙鼠复已亡。
  • 雄壮的龙已被赶走,仙鼠也已经灭绝。
  • “雄龙”指的是威猛的龙,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强大的力量或威胁,“仙鼠”则可能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两者都已被消灭或驱逐。
  • 石尽意必水,孰能赍一杭。
  • 当石头消失,必定意味着水的来临。谁能承担起携带一艘船的使命呢?
  • “石尽意必水”意味着随着石头的消失,水流将到来,“孰能赍一杭”则是在质疑谁能承担起这一使命。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云水洞的自然景观和探险者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追求真理的勇气。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灵峰吐谽谺”和“烟雨蒙蒙”,以及“雄龙既已驱,仙鼠复已亡”等形象,都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此外,诗中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