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津梁子亦疲,劳生相对暂低眉。
极知山色非真相,不问泉流回令姿。
举国槐安从起倒,百年兰若与淹迟。
蹇驴归路荒冈晚,触我虚堂雨里思。
【注】津梁子,即津梁寺。
普觉寺卧佛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未信津梁子亦疲,劳生相对暂低眉”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颔联“极知山色非真相,不问泉流回令姿”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看法;颈联“举国槐安从起倒,百年兰若与淹迟”则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反思,他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强求;尾联“蹇驴归路荒冈晚,触我虚堂雨里思”则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故乡、亲情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普觉寺卧佛(其一)
未信津梁子亦疲,劳生相对暂低眉。
极知山色非真相,不问泉流回令姿。
举国槐安从起倒,百年兰若与淹迟。
蹇驴归路荒冈晚,触我虚堂雨里思。
注释:
- 未信津梁子亦疲:还没有相信(这)座寺庙也疲倦。指没有见过世态炎凉。
- 劳生相对暂低眉:劳碌一生,对着佛像暂时低了眉头。
- 极知山色非真相:非常清楚(这)片山色并不是真的。
- 不问泉流回令姿:不去问它(泉水流动)是否带着美丽的容颜。
- 举国槐安从起倒:整个国家都在追求荣华富贵,像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忙来忙去。
- 百年兰若与淹迟:百年间建了这座寺院,让它一直存在了下来。
- 蹇驴归路荒冈晚:我的跛脚驴子回到了荒凉的山冈上。
- 触我虚堂雨里思:触动了我坐在空荡荡的殿堂里,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