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
威以怀殊俗,德以化圻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1)

“言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是说说话、办事都不离开法度;“威以怀殊俗,德以化圻民”是指威严来安抚远方的少数民族,仁爱来教化国内的百姓。这两句的意思是:言语行为都符合法度,威恩并济来安抚四方少数民族和国内百姓。

(2)

“言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一句,语出《论语·子张》:“君子欲辟则辟,欲革则革。”孔子认为君子在行为上,应如法行事,不可越规犯纪。这里强调的是言行举止合乎法度,不逾矩的境界。

(3)

“威以怀殊俗,德以化圻民”,语出《尚书》“柔远能迩,惠此四国”之意。“怀”即安抚、感化;“圻”指边界、疆界,这里泛指国土。“惠”是施恩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仁德去感化远方的异族,用恩惠来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即“以德怀远,以德惠民”,而这个中心思想又是由两个具体的方面组成的:一个是“威以怀远”,一个是“德以惠民”。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言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威以怀殊俗,德以化圻民”。

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必须讲究方法与策略,既要有威严又要有仁慈。威严是用来安抚远方的民族,仁慈是用来感化境内的人民。这就是诗人所提倡的“以德怀远,以德惠民”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