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十万列如屏,摆脱语言入杳冥。
当世何人知意趣,前身疑我是精灵。
怀中古镜悬孤月,舌上奇峰绣七星。
绝好紫云回一曲,有谁得到广寒听。
【注释】《定庵韵》是郑板桥在乾隆年间所作的诗,当时他住在扬州的安定庵。此首为其中之一,共三首,这是第三首。“牙签”是指古代读书人用来整理书籍的工具,此处指代文人雅士。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独自坐在安定庵中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知识和文化比作璀璨的星光,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思,揭示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人们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 牙签十万列如屏,摆脱语言入杳冥。
- “牙签”:指古代读书人整理书籍的工具,这里指代文人雅士。
- “列如屏”:形容书架上的书如同屏风一样排列整齐。
- “摆脱语言”:指摆脱世俗的语言交流,进入内心的世界。
- “杳冥”:形容深邃、遥远的地方,这里指知识的海洋。
- 当世何人知意趣,前身疑我是精灵。
- “当世”:指当代社会。
- “知意趣”:指理解或懂得某种意思或情趣。
- “前身疑我是精灵”:指怀疑自己是某种神秘、超凡的存在。
- 怀中古镜悬孤月,舌上奇峰绣七星。
- “古镜”:指古代的镜子,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华或智慧。
- “孤月”:指月亮的孤独,象征诗人的才华或智慧的独一无二。
- “奇峰”:指山峰奇特,这里比喻诗人的才思敏捷。
- “绣七星”:形容文辞华丽,如同绣工在织物上精心刺绣。
- 绝好紫云回一曲,有谁得到广寒听。
- “紫云”:指紫色的云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界。
- “回一曲”:形容美妙的音乐或声音回荡在空中。
- “广寒”:指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也是月亮的代名词。
- “有谁得到广寒听”:意思是说谁能听到这美妙的音乐或声音呢?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知识和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