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红袖满江东,草草论才眼易空。
新旧怕联名士雨,雌雄偏爱庶人风。
半生龙气消群底,一辈螺鬟遣客中。
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注释和题目提示理解诗意,然后把握情感,分析手法,最后鉴赏语言。注意要抓住重点字词来分析。
“青袍红袖满江东”,意思是“江左的士子们穿着青色官袍、红色袖子,满江都是他们。“青袍”指士子所穿的官服,青色;“红袖”指女子的袖子,红色。这句诗的意思是:江南一带到处是穿青色官服、红色衣袖的士子们,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这里“满江东”,既写出了人数之多,也写出了场面之浩大。
“草草论才眼易空”,意思是“匆匆忙忙地讨论才华,很容易使眼睛变得空虚”。这里的“眼”指的是眼睛,“空”是“空虚”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匆忙地议论才能,容易让人变得目光短浅。
“新旧怕联名士雨”,“名士雨”,是指那些名声在外的人,也就是那些有地位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新来者害怕和那些有地位的人交往。这里的“名士雨”指的是那些有名的人,即有地位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对于新来的士子来说,害怕和那些有地位的人交往。
“雌雄偏爱庶人风”,“雌雄”原指鸟男女性别,此处借指有才能或地位高的人,“庶人”指平民百姓,没有地位或身份的人,这里的“庶人风”就是平民百姓的风气。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特别欣赏平民百姓的风气。这里的“庶人”指平民百姓,没有地位或身份的人。
“半生龙气消群底”,“龙气”是皇帝之气,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半生的龙气都消失了,都消失在什么地方呢?这里的“龙气”是皇帝之气,这里来比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半生的龙气都消失在什么地方呢?
“一辈螺鬟遣客中”,“螺鬟”是古代妇女梳的一种发髻,用螺壳制成,这里代指女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女子都在客居之中。这里的“客中”指旅居他乡的异乡之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女子都在客居之中。这里的“客中”指旅居他乡的异乡之人,与上句的“螺鬟”相对应。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女子都在客居之中,而那些有地位的人却在哪里呢?
“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金针”是缝纫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双虹”是彩虹,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的风采。这句诗的意思是:头顶上有金针在缝纫,眉毛上又有画笔在作画。这里的“头上金针”和“眉上笔”分别代代指有才能的人的才华和风采。这句诗的意思是:头顶上有金针在缝纫,眉毛上又有画笔在作画。这里的“头上金针”和“眉上笔”分别代指有才能的人的才华和风采。这句诗的意思是:头顶上有金针在缝纫,眉毛上又有画笔在作画,我要时刻警惕,防止他们出现一些怪异的事情。这里的“双虹”是彩虹,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七绝,全诗写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春。当时作者正在南京做官,心情舒畅,于是写下了这首《独坐和定庵韵》。
首联“青袍红袖满江东,草草论才眼易空”,以“青袍”、“红袖”形容江南士子们的服饰特点,形象生动,富有色彩感。“眼易空”表明这些人谈论才华时态度轻浮,没有真才实学,因此他们的眼力很快就会变得空洞。
颔联“新旧怕联名士雨,雌雄偏爱庶人风”,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出作者心中所想。旧时文人学者往往只看重自己的名气和地位,而对于那些没有名气的士子则不屑一顾;然而作者却喜欢那些平民百姓的风气,认为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颈联“半生龙气消群底,一辈螺鬟遣客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他的才华和抱负曾经一度被埋没在官场之中,如今他终于得以施展才华,但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却已经销声匿迹了。
尾联“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以“金针”、“眉上笔”象征人才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珍视。同时,“双虹”又暗示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提醒人们要有防范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