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舟愁唱恼公津,泪竹骚兰岁岁春。
尚有幸臣传赋草,已无博物识浮蘋。
秦关鹃泣君为虏,巫岫云迷女是神。
鴂舌休嗤风不竞,半吞八九岂无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胶舟愁唱恼公津
- 胶舟:指船身用胶水粘合的船,象征不稳定或困难重重。
- 愁唱:忧愁地唱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 恼公津:烦扰或打扰了公津,意指困扰或阻碍他人的行为。
- 泪竹骚兰岁岁春
- 泪竹:形容竹子因悲伤而流泪,比喻对故人的怀念。
- 骚兰:泛指兰花,这里可能是指文人墨客常用以抒发情感的物品。
- 岁岁春:每年春天,表示时间的流转和不变的主题。
- 尚有幸臣传赋草
- 幸臣:幸运的人臣,可能是诗人自指或者暗指某位有才能的臣子。
- 传赋草:传授并撰写赋文,即通过赋文来表达情感或传达思想。
- 已无博物识浮蘋
- 博物:博学多才的人,也指博物学家。
- 识浮蘋:识别或理解漂浮在水面上的蘋类植物,这里可能比喻识别事物的能力或智慧的丧失。
- 秦关鹃泣君为虏
- 秦关:秦朝的边境关卡,这里用作比喻,象征着边界或国境。
- 鹃泣:杜鹃鸟的哭泣声,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痛或哀思之情。
- 君为虏:您被俘虏,指国家或个体遭受侵略或困境。
- 巫岫云迷女是神
- 巫岫:神话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峰峦,这里可能隐喻某种神秘或超凡脱俗的境界。
- 云迷:云雾缭绕,使景色变得模糊不清,也可能暗示某种迷茫或困惑。
- 女是神:将女子视为神灵,这在古代往往与宗教或迷信相关。
- 鴂舌休嗤风不竞
- 鴂舌:即“鴂”,一种鸟类的叫声,这里可能用来象征某种声音或表达方式。
- 嗤:讥笑或嘲笑。
- 风不竞:风没有竞争,这里可能是说自然的力量或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受外界干扰。
- 半吞八九岂无人
- 半吞:一半吞下,比喻部分接受或包容。
- 八九:指八、九这两个数字,可能代表数量或范围。
- 岂无人:难道没有人?这里的疑问句可能表达了一种反问或强烈的否定意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的“胶舟愁唱”和“尚有幸臣传赋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秦关鹃泣君为虏”则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忧虑;“巫岫云迷女是神”和“鴂舌休嗤风不竞”反映了对自然现象和个人命运的不同态度。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