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三峡桥,溪壑骇闻见。
吁嗟此奇观,曲尽水之变。
石忽不受水,水怒如激电。
其势必斜飞,下与蛟龙战。
渊深不敢窥,藓滑试一践。
我有悠然心,六虚任周遍。
对之神益闲,澒洞增馀眷。
高歌扶杖归,习习风吹面。

玉渊潭

才过三峡桥,溪壑骇闻见。

吁嗟此奇观,曲尽水之变。

石忽不受水,水怒如激电。

其势必斜飞,下与蛟龙战。

渊深不敢窥,藓滑试一践。

我有悠然心,六虚任周遍。

对之神益闲,澒洞增馀眷。

高歌扶杖归,习习风吹面。

【注释】

  1. 《玉渊潭》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
  2. “才过三峡桥”,指诗人刚走过三峡的桥梁。
  3. “溪壑骇闻见”,意为峡谷里的溪流和山壑令人震撼。
  4. “吁嗟此奇观”,意为惊叹这奇特的景象。
  5. “曲尽水之变”,意为曲折中展现了水的变幻之美。
  6. “石忽不受水”,意为石头仿佛承受不住水的冲刷。
  7. “水怒如激电”,意为水流如同愤怒的电光。
  8. “其势必斜飞”,意为水流必定要斜着飞去。
  9. “下与蛟龙战”,意为水流会与蛟龙争斗。
  10. “渊深不敢窥”,意为深渊太深了,不敢去探索。
  11. “藓滑试一践”,意为苔藓光滑之处,只能尝试踏一步。
  12. “我有悠然心”,意为我有超然的心境。
  13. “六虚任周遍”,意为六虚境界任我遨游。
  14. “对之神益闲”,意为面对这一切时,我感到无比悠闲。
  15. “澒洞增馀眷”,意为空旷的地方更加让我留恋。
  16. “高歌扶杖归”,意为我一边歌唱,一边扶着手杖回家。
  17. “习习风吹面”,意为习习的风拂面而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玉渊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水流、石头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和形象,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超然心境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