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尘境外,短棹独差池。
野旷天垂远,花深月到迟。
青山堪入画,翠竹可题诗。
一径幽栖处,时人总不知。

【注释】

结庐:在野外筑室。尘外:指世外。差池:船摇动不平稳,比喻人心神不定。野旷:田野辽阔,天空高远。垂:挂。花深:花丛深处。迟:晚。青山:形容山色青翠,景色美丽。堪:能。题诗:在竹叶上题写诗句。一径:一条小路。幽栖处:偏僻的隐居之处。时人:当时的人们。总:总是、始终。不知:不知道。

【赏析】

诗人以“访友别业”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句“结庐尘境外”,诗人选择在尘世之外的地方结庐,表明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这里的“尘外”既指自然环境,也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境界。

第二句“短棹独差池”,诗人独自驾着小船在湖面上漂泊,心情难以平静。这里的“短棹”指的是小船,而“差池”则形容船行不稳,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第三句“野旷天垂远”,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广阔的田野,感受到天空的广阔无边。这里的“野旷”指的是田野辽阔,而“天垂远”则形容天空的高远和深远,诗人通过这一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第四句“花深月到迟”,诗人走到花丛深处,发现月亮已经落下很久。这里的“花深”指的是花林深处,而“月到迟”则形容月亮迟迟不落,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留恋。

第五句“青山堪入画”,诗人看到一片青翠的山峦仿佛是一张画卷。这里的“青山”指的是山峦,而“入画”则形容山景如画般美丽,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向往。

第六句“翠竹可题诗”,诗人在翠绿的竹林中吟咏诗歌,感受着诗意的氛围。这里的“翠竹”指的是竹子,而“可题诗”则形容竹林中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一径幽栖处,时人总不知”,诗人选择了一条隐蔽的小径作为隐居之所,但周围的人却始终不了解他的真正意图。这里的“一径”指的是一条小路,而“幽栖处”则形容一个隐秘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