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春色亦何早,二月东风满地花。
燕啄新泥晴陇上,莺啼暖树野人家。
榕枝碧荫庭前水,杏蕊红蒸天半霞。
恰喜风流遇高适,酒阑吟到日西斜。
【注释】
- 天南:这里指南方。
- 二月东风满地花:春风和煦,百花盛开。
- 燕啄新泥晴陇上:燕子飞来在晴朗的山坡上啄食新泥筑巢。
- 莺啼暖树野人家:黄莺在温暖的树枝上啼叫,是乡村人家的春天到来。
- 榕枝碧荫庭前水:榕树枝条繁茂,为庭院带来一片翠绿的荫凉。
- 杏蕊红蒸天半霞:杏花的花朵像红色蒸气一样在天边飘散。
- 恰喜风流遇高适:恰好遇上了高适这位风流人物(诗人)。
- 酒阑吟到日西斜:酒喝得差不多了,吟诗吟到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天南春色亦何早”,诗人用“亦”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不晚于南方地区。
次句“二月东风满地花”,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二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二个月,而“东风”则是指春风。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第三句“燕啄新泥晴陇上”,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在晴好的山坡上啄食新泥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繁忙景象。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忙碌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句“莺啼暖树野人家”,诗人通过描绘黄莺在温暖的树枝上啼叫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宁静和美好。黄莺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安宁,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
第五句“榕枝碧荫庭前水”,诗人通过描绘榕树枝条为庭院带来的一片翠绿的荫凉,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榕树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它的生长为庭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第六句“杏蕊红蒸天半霞”,诗人通过描绘杏花的花朵在天边飘散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杏花的花朵如同红色的云彩,给天空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最后一句“恰喜风流遇高适,酒阑吟到日西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与高适相遇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在饮酒吟诗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