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会真峰,亭亭孤竹节。
叶上神仙字,文如断碑碣。
闻自稚川留,至今耿不灭。
感公远致此,云可藏衣缬。
已愧素为缁,徒惭麻似雪。
虫篆自千年,鹑衣从百结。

【注释】

罗浮山:在今广东省中南部。竹叶:指一种植物,可入药。文如符篆,即象形文字。无公见贻,即没有别人见到。

窈窈会真峰:会真峰是道教名山之一。亭亭孤竹节,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孤竹节:即竹节。

叶上神仙字,文如断碑碣:神仙字:指竹叶上的花纹。文如断碑碣:即像断裂的碑文。

闻自稚川留,至今耿不灭:稚川:指陶弘景,字稚川,南朝齐梁间道士。他隐居于浙江富春山的鹿门山,炼丹制药,著书立说,对道教发展有很大贡献。此句意谓陶弘景炼丹时留下的竹叶,至今仍清晰可辨。耿不灭:即始终不灭。

感公远致此,云可藏衣缬:感公:感念陶弘景。远致:远道而来。云可:即“何可”,表示反问的语气。衣缬:指衣物的花纹或绣花。

已愧素为缁,徒惭麻似雪:素为缁,指和尚穿的黑色法衣。麻似雪:指麻布的质地和颜色就像积雪一样洁白。

虫篆自千年,鹑衣从百结:虫篆:指篆刻印文。鹑衣从百结,指衣服上有很多褶皱,像鹑鸟身上的羽毛。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竹叶画。

首联“罗浮山中产竹叶有文如符篆无公见贻数茎云贮衣笥中可以辟蛀”点出画中的竹叶来自罗浮山中,有如符篆的文字,无人能见到它,只有几茎竹叶被装在衣橱里,可以防止蛀虫。这一联描述了竹子的形状和生长环境,以及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颔联“窈窈会真峰,亭亭孤竹节”进一步描写了竹子的高挑身姿和笔直的竹节。这两句通过描绘竹子的高挑身姿和笔直的竹节,传达出竹子的坚韧和刚毅。

颈联“叶上神仙字,文如断碑碣”则通过描绘竹叶上的花纹,表现了竹子的神秘和美丽。这两句通过描绘竹叶上的花纹,赋予了竹子以神秘的色彩,使其更富有诗意。

尾联“闻自稚川留,至今耿不灭”则是对画中竹叶的来源进行追溯,表达了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认同。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对于竹子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又展示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竹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